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芹菜常見病害及防治

一、芹菜葉斑病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 開始葉子上有黃綠色水漬狀病斑, 後發展為圓形或不規則形, 病斑灰褐色, 邊緣色稍深不明晰, 嚴重時病斑擴大成斑塊, 致葉片枯死。 莖和葉柄上病斑橢圓形, 灰褐色, 稍凹陷, 發病嚴重的全株倒伏。 高濕條件下, 病部均長出灰白色黴層。

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附著在種子或病殘體及病株上越冬。 春季條件適宜, 易傳播, 可通過雨水、風及農事操作傳播。 發育適合溫度25~30℃, 高溫多雨或高溫乾旱, 夜間結露重, 易發病。 缺水、缺肥、灌水過多或植株生長不良發病重。 保護地放風不及時,

棚內悶熱高溫, 也可增加發病。

防治方法

1選用耐病品種, 如津南實芹、美國猶它、百利西芹等。 實行2年以上輪作。 合理密植, 科學灌溉, 防止田間濕度過高, 避免高溫時間裡灌水。

2種子消毒。 用50℃的溫水浸種15分鐘, 不斷攪拌, 使種子受熱均勻。

3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7%可殺得可濕粉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

4保護地條件下, 可選用5%百菌清粉塵劑, 每畝每次1公斤, 或施用45%百菌清煙劑, 每畝每次200克, 隔9~10天左右1次, 連續或交替施用2~3次。

二、芹菜斑枯病

症狀 兩種情況:一種是老葉先發病, 後傳染到新葉上。 葉上病斑多分散, 大小不等, 初為淡褐色油漬狀小斑點, 後逐漸擴大, 中部呈褐色壞死, 邊緣多為深褐色且明顯, 中間分散有少量小黑點。 另一種開始和第一種相似, 後中央呈黃白色或灰白色, 邊緣生很多黑色小粒點, 病斑外常有一圈黃色環, 病斑大小不等。 葉柄或莖染病, 病斑褐色, 長圓形稍凹陷, 中部分散生有黑色小點。

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在種皮內或病殘體上越冬。 播種帶病的種子, 出苗後就會染病, 並傳播蔓延。 病殘體上越冬的病菌, 在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下, 借風、雨傳播。 在冷涼和高濕條件下易發生, 氣溫20~25℃, 濕度大發病重。 連陰雨或白天乾燥, 夜間有霧或露水及溫度過高過低, 植株衰弱時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 對種子進行消毒, 用50℃溫水浸10~15分鐘, 邊浸邊攪拌, 然後移入冷水中冷卻。 加強田間管理, 施足底肥, 看苗追肥, 增強植株抗病力。

2保護地栽培要注意降溫排濕, 晝溫控制在15~20℃, 高於20℃要及時放風, 夜溫控制在10~15℃, 縮小晝夜溫差, 減少結露, 切忌大水漫灌。

3保護地芹菜發病時, 可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 每畝每次1公斤。 露地可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6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隔7~10天1次, 連續防治2~3次。

三、芹菜菌核病

症狀 危害莖、葉。 受害部位開始為褐色水浸狀, 濕度大時軟化腐爛, 表面生出白色物質, 後形成鼠糞狀黑色菌核。

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在土壤中或在種子中越冬, 借風雨傳播, 侵染老葉或花瓣。 生病部分與葉片、莖杆接觸會染病。 病菌產生溫度5~20℃, 15℃最適, 相對濕度85%以上時該病易發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輪作。 播前用10%鹽水選種, 除去菌核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晾乾播種。

2收穫後及時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閉棚7~10天, 利用高溫殺滅表層菌核。

3採用地膜覆蓋, 減輕發病。

4及時通風降濕, 發病初期噴灑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及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5棚室可採用煙霧法或粉塵法, 煙霧法用15%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 每畝每次250克, 隔8~10天1次, 連續或與其他方法交替防治3~4次, 粉塵法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 每畝每次1公斤。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