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訓練

用飼料控制法提高飛速

對大部分鴿友來說, 飼料控制法可說是一種又愛又恨的技巧, 甚至有些鴿友用到由愛生恨, 理由是因為對選手鴿來說, 只要飼料控制的指令一下達, 飛翔的速度立刻激發出來, 鴿友看見選手鴿的速度如此之快, 一時之間自然會認為這個方法非常好。 可是不管是操練期訓放期或是比賽期, 只要距離稍微拉長或是氣候轉為惡劣, 選手鴿折損的速度簡直只能以兵敗如山倒來形容, 此時也難怪鴿友會對飼料控制法產生由愛生恨的情感。

事實上, 就飼料控制法這個方法的本身來說並沒有錯, 而且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因為此法掌握了對選手鴿最重要的一個控制本質:鳥為食亡。 但錯就錯在一般鴿友對這個方法並沒有執行全套的過程, 以為把飼料減量就能達到提升速度的目的, 殊不知選手鴿為了想返回鴿舍吃料會加速飛翔, 想吃的狀態代表的是饑餓狀態, 加速飛翔則是消耗大量的能量:但選手鴿歸返後再遭到飼料減量, 體能無法得到補充, 下一關的挑戰一下子又來臨, 如此迴圈下去, 除非選手鴿本身體能基礎相當好或是鴿友補充得宜, 否則斷章取義施行飼料控制法的結果, 當然是招致失敗的命運。 本文就飼料控制法的目的及各階段的詳細做法給予完整的介紹。

飼料控制法的真正意義

飼料控制法的目的就是以減少飼料供給的方式來達到提高選手鴿的歸返速度。

但因飼料減量的結果, 選手鴿的體能一定會往下降, 所以我們應該在目的之外增加一個限制, 就是必須保持選手鴿的體能於比賽過程中不致迅速下降, 如此施行飼料控制法才有意義。 要達到這樣的要求, 有以下 3 個問題需要探討:

1. 正確找出減少飼料供給的時機;

2. 施行過程中飼料內容應該如何變動;

3. 如何維持選手鴿的體能。

就第 1 點來說, 飼料控制法適用的時機應該相當明確, 因為提升歸返速度必須在比賽計時的時候才有意義, 訓練時期飛得再快 . 再猛都沒有用, 也沒有獎賞:另外因資格賽有分速限制, 我們把它歸類視同比賽, 故飼料控制法的整體適用時機應該是從資格賽開始。

第 2 點飼料內容的變動過程是:當我們把飼料內容由纖維質成份較高的谷類轉換成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豆類時, 在—定期間內, 鴿子的體能狀態會有拉高的現象;而且當選手鴿在進入訓練期的後半段至比賽結束這段期間, 隨著飛翔距離及時間的拉長, 體能的消耗亦會增加。 因此, 進入資格賽、施行飼料控制法後, 應該調整選手鴿的飼料內容, 逐步轉換成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配方, 以延續選手鴿的高峰期, 應該是一種相當合理的行為。

第 3 點是如何維持選手鴿的體能, 使其在比賽過程中不致於迅速下降的問題。 就先前飼料控制法的目的及限制的定義來看, 限制飼料供給會激發選手鴿的速度,

但限制飼料供給又會造成選手鴿體能下降, 似乎是—種“又要馬兒跑, 又不讓馬兒吃草”的兩難局面。 雖然調配飼料配方會稍微解決這個問題, 但似乎又不能維持選手鴿的體能在比賽過程中不致於迅速下降。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在此提供一個反向的思考方式來解決:

假如一群選手鴿吃料 10 杯算是全飽, 飼料控制法施行下去後, 只給 5 杯飼料, 減料二分之一;但是如果我們讓另一群選手鴿吃料 12 杯才算全飽, 同樣飼料控制法施行下去減料二分之一, 這群選手鴿吃到 6 杯的飼料, 比先前一群多出 1 杯。 如果說減料二分之一對這 2 群選手鴿的饑餓感相當, 且在速度上的激發效果是相同的話, 那麼吃 6 杯飼料的鴿子體能下降的速度,

應該會比吃 5 杯的延緩一些。

基於這個思考邏輯, 要維持選手鴿的體能於比賽過程中不致迅速下降, 除了飼料的配方變化外, 在選手鴿發育期如果能先行擴充它們的胃囔(嗉囔), 以利它們的營養吸收補給, 這樣就比較有基礎來應付日後艱巨的比賽行程, 縱使施行飼料控制法, 亦能有效延緩選手鴿體能下降的問題。

綜合以上所述, 就飼料控制法來說, 我們又歸納了 3 個施行前提:

前提 1 :運用時機自資格賽開始;

前提 2 :飼料配方應逐步調整;

前提 3 :早期擴充選手鴿的胃囔, 以利它們的營養吸收補給。

下面結合競翔過程, 逐一介紹各個時期應該注意的事項。

選手鴿出巢期

首先是早期擴充選手鴿的胃囔, 擴充的時機在哪兒? 等到要施行飼料控制法之前再來擴充嗎?當然不是!這個重要的基礎步驟在選手鴿出巢時期就必須完成。 所謂的出巢期,是指選手鴿出殼 21 天大可獨立生活至開始退毛這段期間。為什麼要選在這個時期呢?因為根據觀察,一羽鴿子在出殼後的第 30 天至 50 天大時,這段期間是它一生當中最會吃的時候。因此我們就利用這個特點,在這段期間完成擴充選手鴿胃囔的計畫,詳細的實施方式如下:

1. 選手鴿出巢後,以 10 天的時間完成一些基礎訓練,諸如飲水訓練及飲食訓練,在第 32 天大的時候開始進行擴充胃囔計畫。

2. 每天餵食兩次,早晚各一次,早上每羽只喂 5 公克的綜合飼料,晚上則以稻穀 ( 大陸北方地區用大麥 ) 為基礎占 50 %以上,其他佐以綜合飼料,無限制投料直到選手鴿 ( 實際當時還是幼鴿 ) 至吃飽為止,但是每次都要記錄這群選手鴿總共吃了幾公克,計算平均每羽吃幾公克,以作為日後的參考依據 .

3. 施行到第 50 天大時,平均每羽選手鴿晚餐至少要能吃到 30 公克以上的飼料。

4. 每次投料時應配合哨音,哨音吹就撒料,讓選手鴿養成一個制約的動作,聽到哨音就有得吃,不吃料時哨子絕對不能亂吹,以免混肴造成動作無效。

5. 在擴充胃囔的過程中,時常要配合選手鴿的教乖訓練,在教乖的課程中,若發生選手鴿聽到哨音竟然不立刻進舍的情況,身為教練必須即刻處理。一般而言,教乖訓練 1 天只進行 1 次,配合擴充胃囔計畫,時間應選在傍晚吃大餐前,這樣選手鴿在饑餓狀態下才會比較聽話。若還是有遲疑進舍的現象,應先判斷是整體行為或是個別行為,若是整體都不聽話,則教乖訓練第二日早上就不餵食,晚上飼料內容中稻穀的含量可提高:若屬個別行為,則遲疑進舍的就只吃部分飼料,給料若已結束也不可私下再給,以免它有恃無恐更不聽話,甚至影響其他選手鴿的進舍,身為教練不可有婦人之仁。

換羽期至訓練期

完成擴充胃囔基礎步驟後,給料的方式必須稍有改變 . 先前曾說過必須記錄選手鴿每餐平均吃幾公克的料,早晚 2 餐的量相加得到一天每羽的量,假定平均為 45 公克,若鴿友習慣每天餵食 8 分飽,就將 45 公克乘上 0.8 等於 36 公克,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平均 1 羽選手鴿一天吃料 36 公克,之後我們再依早:晚= 3 ∶ 7 的比例,早上給料 11 公克,晚上給料 25 公克。

所謂的出巢期,是指選手鴿出殼 21 天大可獨立生活至開始退毛這段期間。為什麼要選在這個時期呢?因為根據觀察,一羽鴿子在出殼後的第 30 天至 50 天大時,這段期間是它一生當中最會吃的時候。因此我們就利用這個特點,在這段期間完成擴充選手鴿胃囔的計畫,詳細的實施方式如下:

1. 選手鴿出巢後,以 10 天的時間完成一些基礎訓練,諸如飲水訓練及飲食訓練,在第 32 天大的時候開始進行擴充胃囔計畫。

2. 每天餵食兩次,早晚各一次,早上每羽只喂 5 公克的綜合飼料,晚上則以稻穀 ( 大陸北方地區用大麥 ) 為基礎占 50 %以上,其他佐以綜合飼料,無限制投料直到選手鴿 ( 實際當時還是幼鴿 ) 至吃飽為止,但是每次都要記錄這群選手鴿總共吃了幾公克,計算平均每羽吃幾公克,以作為日後的參考依據 .

3. 施行到第 50 天大時,平均每羽選手鴿晚餐至少要能吃到 30 公克以上的飼料。

4. 每次投料時應配合哨音,哨音吹就撒料,讓選手鴿養成一個制約的動作,聽到哨音就有得吃,不吃料時哨子絕對不能亂吹,以免混肴造成動作無效。

5. 在擴充胃囔的過程中,時常要配合選手鴿的教乖訓練,在教乖的課程中,若發生選手鴿聽到哨音竟然不立刻進舍的情況,身為教練必須即刻處理。一般而言,教乖訓練 1 天只進行 1 次,配合擴充胃囔計畫,時間應選在傍晚吃大餐前,這樣選手鴿在饑餓狀態下才會比較聽話。若還是有遲疑進舍的現象,應先判斷是整體行為或是個別行為,若是整體都不聽話,則教乖訓練第二日早上就不餵食,晚上飼料內容中稻穀的含量可提高:若屬個別行為,則遲疑進舍的就只吃部分飼料,給料若已結束也不可私下再給,以免它有恃無恐更不聽話,甚至影響其他選手鴿的進舍,身為教練不可有婦人之仁。

換羽期至訓練期

完成擴充胃囔基礎步驟後,給料的方式必須稍有改變 . 先前曾說過必須記錄選手鴿每餐平均吃幾公克的料,早晚 2 餐的量相加得到一天每羽的量,假定平均為 45 公克,若鴿友習慣每天餵食 8 分飽,就將 45 公克乘上 0.8 等於 36 公克,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平均 1 羽選手鴿一天吃料 36 公克,之後我們再依早:晚= 3 ∶ 7 的比例,早上給料 11 公克,晚上給料 25 公克。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