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資訊

守宮“蘿蔔尾”的一些認識

目前,關於豹紋守宮國際爬蟲業界並沒有提出或流行"蘿蔔尾"這種稱謂,僅是國內愛好者把尾巴帶有紅色的個體叫做“蘿蔔尾”,這是一種沒有嚴格標準和定義的俗稱。不過國內爬友們一般認為所謂的“蘿蔔尾”大體應具有這樣的形象:

1、身體和尾巴顏色上有一定差異,身體的顏色不論是淡黃、明黃、青黃、橙黃或橘色總要比尾巴上的紅色部分(其實所謂紅色也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染料般的大紅色,而絕大多數屬於較深的橘紅色)顏色淺些,形成身體與尾巴之間的濃淡差異,讓尾巴顏色突出於體色。

2、尾巴上的紅色部分通常應從尾根開始向下延伸一段距離,這個距離在成體以後至少應該達到尾巴主體的1/3左右,如果紅色部分太小或色塊不集中,只有少量紅色顆粒分散於尾巴上,則不能視為“標準”的蘿蔔尾。

3、蘿蔔的基因決不同於白化,通常會有一定黑色素表現,但蘿蔔所顯現的黑色素明顯少於普通種、高黃乃至普通橘化,黑斑主要表現在尾巴上,且多集中於接近尾巴尖端一側的白色部分。一般認為蘿蔔的身體通常應是無斑的,既使有斑也只是很小的一兩個、而且若隱若現,決不可形成滿身豹點。蘿蔔的頭上可以是有斑的、也可以是無斑的。頭上無斑的個體從英文直譯過來我們叫做“禿子”,很多愛好者喜歡這樣的個體,

因為整體看上去比較素雅、整齊。如果頭上有斑,這些斑可呈現不同的形態,可以是點狀、也可是花紋,顏色亦可濃可淡,體現為純黑、灰黑或咖啡色。目前,關於頭上有斑的蘿蔔好還是無斑的蘿蔔好,在守宮愛好者當中頗具爭議,有部分爬友認為如果蘿蔔頭上的斑紋勻稱且顏色搭配適合則更具有觀賞性,個人認為也不無道理。但無論頭上有斑與否,並不影響它的“蘿蔔尾”稱謂。如果您是收藏者,莫不如頭上有斑無斑的兼而藏之。由於豹紋守宮基因存在不穩定性,所以頭上有斑的蘿蔔尾也可以產下“禿子”,而“禿子”的後代也不一定都是頭上無斑的個體。

4、據DINO介紹,當前對“蘿蔔尾”外觀的培育和塑造,臺灣和香港的繁育者走了兩條路線,

“臺灣版”通常強調身體素淨,頭頂無斑,體色明朗(以明黃色做為主打)與紅色的尾巴形成黃與紅的鮮明對比。“香港版”倚重體色,追求色彩的濃豔(以體色橘化效果越強越好),至於頭、體上是否有斑則不作嚴格限制。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