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前情回顧:

乞力馬札羅(一)•山麓森林

乞力馬札羅(二)•高山花海

早飯後, 背夫照例送來黃色“過濾水”, 大家相互會心一笑, 背上就出發。 在遠離小路的地方, 木本千里光林形成狹長一帶。 它們不用為了躲避人造的小房子而委屈自己的走勢, 長得高矮胖瘦各不相同, 卻似乎自成陣列。 沒人打理過的自然是最好的自然。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離開C2營地, 滿目的綠色最後送了我們一程, 再往上, 地面將漸漸露出山石的本色。 】

消逝:乞力馬札羅的雪

擺脫了高樹和小丘的遮擋, 視線就可以沿著平緩起伏的山體曲線自由地掃過, 向上直至乞力馬札羅山的雪頂。 頂部形狀獨特, 像個倒扣的盤子, 只不過盤底不平, 西高東低, 還是白色的, 像被人倒了一灘白油漆。 從現在開始, 盤子再也跑不出視野, 於是充當了行進的座標。 可是100多年前, 當德國人第一個看到它,

興奮不已地上報給英國皇家地理學會, 地理學會批評德國人輕信民間傳說, 拒不相信赤道上有雪。 直到1861年, 他們的探險隊親自查證才改變了這種看法。 1887年, 現代人的足跡終於抵達山頂, 登頂的是德國地質學家Hans Meyer。 據記錄, 當年他們挑戰數次, 借助不少器械才征服最後一段冰雪路途。 我想要是放在今天恐怕容易一點, 因為Hans Meyer曾驚呼, 當他8年之後重返乞力馬札羅山, 雪線至少退後了100米。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照片見證著20世紀乞力馬札羅山雪線的退縮過程, 也許20年之內, 乞力馬札羅雪頂就會消失。 】

玲瓏:高山上的迷你花園

視線回到地面, 一塊塊大石頭特別礙眼——有的黑突突, 上邊還坑坑洞洞, 可以想像, 很多年前火山噗地一張口, 它們就像一堆山楂核似的飛出來, 還在地上打了好幾百個滾兒, 最後落定。 猛然發現土地失去了鮮豔的紅色而變作黑色。 身邊, 再見不到高大的木本千里光的蹤影, 連灌木也消失了。 剩下肉質的千里光屬植物, 在不太幹的地上長成一蓬一蓬的。

這裡的夜必然很冷。 其實對於植物來說, 抗旱和抗冷有時會採取相似的措施, 因為冷的時候細胞間隙結冰, 從細胞裡吸水, 對於細胞來說, 就像乾旱一樣。

除了肉質植物, 很多山下熟悉的身影在這裡變成了矮子。 高山強烈的紫外線本來就有使植物矮化的作用, 加上山頂風力強勁, 讓土壤貧瘠, 土層變薄, 山頂植物紮不下深深的根, 就只有矮矮地緊貼地表生長, 最後, 矮化還能減少蒸騰, 既抗旱也抗寒。 比如, 山腰處亭亭玉立的肯亞薊, 在這裡就像一束手捧花。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高山上綻放的矮版肯亞飛廉(Carduus kenyensis)。 】

永久花也變成侏儒。 而且它們在4000米高的地方, 仍然開得燦爛, 白色的花瓣上滿滿地反射著陽光。 比較一下, 左圖是昨天海拔3000米左右的模樣, 在如今4000米的高度, 這些花像是被按在地裡的花形圖釘。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對比3000米(左)和4000米(右)兩個海拔高度上生長的永久花,環境的差異讓本是一家的植物判若兩種。】

蒼茫:寂寞荒嶺,抱團求生

走過一處荒涼的小房子,嚮導Kelvin突然指著路牌上的“last water point”(此處以後再無機會取水)說,這句話已經成為歷史了,以前背夫們可以從這裡取水背上去,可現在乾涸了,背夫們只好從昨天過夜的C2挑20公斤水上到C3供大家享用,還好現在C2還有水。我不禁望望前方:花叢,薄薄的草甸,像被逐次斬斷,接替的是紅褐色的沙漠,中央只有一條小路畫出明顯的白色軌跡。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高山的惡劣氣候讓荒漠成了這裡的主要景觀,綠色植物只能擠在一片片很小的區域。】

真走上沙漠,就發現土地並非貧瘠得一無所有,生命是驚人的。時不常出現“小綠洲”,裡面植物彼此抱作一團,以珍存寶貴的熱量。小綠洲就像鋪在地上的花色不同的扁墊子,因此這些植物被統稱為墊狀植物(Cushion plant)。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高山上的墊狀植物群,它們也許非親非故,只是共同的環境讓它們外貌相似。】
轉過幾道坡,連小綠洲也拋棄了我們。石頭上偶爾點綴了顏色,是薄薄的黃色地衣,碎得一小塊一小塊的,好像放久了的M&M巧克力皮。其實那一塊塊並不是乾裂所致,而是一叢地衣的小集合;間隙也不是裂縫,而是一圈黑色的孢子長在一叢地衣周圍。命名的科學家看它們更像地圖,所以叫它Map lichen(地圖地衣)。地圖地衣能生長在這麼高的地方,忍渴挨輻射,可見其生命頑強。 不過或許高山環境對它們來說真只是小菜一碟,2005年,它們坐著俄國火箭去了外太空,被活活暴露在太空的強紫外線下15天,科學家以為這下把它們搞死了,誰想回來還完好如初。不過,儘管這麼強悍,地圖地衣還是脫不了詛咒——它們的致命弱點是熬不過空氣的污染。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地圖衣屬(Rhizocarpon) 地衣廣泛分佈於寒冷的岩石表面,在熱帶只見于高海拔地區。】

四周沒有任何複雜的景物,地上有無數大小不一的石頭,有人寂寞難耐,給這些野生的材料賦予人的秩序。人類文字躺在蒼涼大地上,像對天和山說著什麼,顯得特別渺小和脆弱。我們機械地邁腿和呼吸,周圍只有腳踩在碎石地上發出齊刷刷的嚓嚓聲,和呼呼風聲。風把什麼都吹跑了,只剩陽光,充滿天地之間。通過身體我似乎還能聽到股骨頭轉動的聲音,好像自己是一套軸承,或是一個節奏準確的節拍器。就這麼一直走,不停頓,忘卻了焦慮和憂傷,更說不上高興,像長跑到了心靈可以包容一切的時候。前後都沒有人。 王彬說:“人生像登山。”這句話,無需附加任何注解。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高山流石灘,荒涼是這裡的基調。只有登山者留下的寂寞文字遙對著雪峰。】

歸宿:渡鴉飛處,C3營地

有渡鴉的地方就有營地,這是一條真理。這說的是非洲渡鴉(Corvus albicollis),英文把它們形象地叫做 White-naped raven,“白枕渡鴉”。它們張開寬大有力的翅膀翱翔在天空,我從未想像,自己會因為看到渡鴉高興。對面時常走來下山的黑人,未瞅清顏面先見臉上一大排白牙,幾天辛苦後終於可以下山,他們心裡一定很高興。C3營地近在咫尺,這是4700米的Kibo,距頂端海拔高度1200米。朝屋頂背後繼續向上望,可以看到上山的路隱隱約約在陡峭而乾涸的山體上折返,最後翻上山頂,不知消失在何處。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非洲渡鴉(Corvus albicollis),也許是它們常在人類活動的區域尋找食物,在乞力馬札羅成了營地的象徵。】

力力高山反應加重,從半路起由兩位嚮導陪同慢慢走在後面。我和王彬把書包扔在地上,閑著無事,就先奔人多的地方——食堂。廚師在幹炒生米飯,他信誓旦旦地說保熟保熟,話音未落抓起旁邊水盆,一瓢水澆進幹米飯裡,噗地一聲冒起一團白色水汽。他騰地用鍋蓋把米蓋住,咧嘴朝我笑,連連保證一定能熟。

想必填飽肚囊還心急不得。於是我和王彬來到住處,這個高度沒有小屋子,所有人共用一間大房子,裡面擺滿了木頭的上下床鋪,像軍訓宿舍。只不過床板下面寫的不是“軍訓回家倒計時”,而是“John, I will beat you at the top!(約翰,看我在山頂怎麼贏你)”歐美人和亞洲人此刻正式成為戰友,默契而又不失禮節地劃分了營地,大體形成東西格局。加拿大人放起音樂扭動身體,當放到《Let it be》,所有人的心情終於找到一致的和絃,合唱響起,大家相視而笑。

王彬拿了水袋,穿上羽絨服戴著墨鏡領我出去。他說:“在高山上曬太陽最舒服了。”接著就把水袋放下,一聲不吭躺在高高的大石頭上。當我也仰面朝天,並放縱自己的身體如它所願地接觸地面,我感到我忘記了自己的形狀,身體慢慢地流動在弧形的大地上,融化在清冽的陽光裡。透過墨鏡,天藍得沒有一絲瑕疵,它沒有溫度,沒有遠近,只有藍,把你吸引進去。

不久,臉的疼痛提醒我們太陽的慷慨。坐起身,兩隻白頸渡鴉立在腳邊另一塊石頭上,面無表情地逆風而立,任由脖子後面的白毛被風吹得上下翻飛,它們也巍然不動。另外幾隻在大石頭下邊旁若無人地扒拉吃的。這樣平靜、從容,讓我幾乎對這陌生的海拔產生了歸屬感。我們在這裡,最多只會停留一天。但這一天,卻說不出地漫長。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對比3000米(左)和4000米(右)兩個海拔高度上生長的永久花,環境的差異讓本是一家的植物判若兩種。】

蒼茫:寂寞荒嶺,抱團求生

走過一處荒涼的小房子,嚮導Kelvin突然指著路牌上的“last water point”(此處以後再無機會取水)說,這句話已經成為歷史了,以前背夫們可以從這裡取水背上去,可現在乾涸了,背夫們只好從昨天過夜的C2挑20公斤水上到C3供大家享用,還好現在C2還有水。我不禁望望前方:花叢,薄薄的草甸,像被逐次斬斷,接替的是紅褐色的沙漠,中央只有一條小路畫出明顯的白色軌跡。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高山的惡劣氣候讓荒漠成了這裡的主要景觀,綠色植物只能擠在一片片很小的區域。】

真走上沙漠,就發現土地並非貧瘠得一無所有,生命是驚人的。時不常出現“小綠洲”,裡面植物彼此抱作一團,以珍存寶貴的熱量。小綠洲就像鋪在地上的花色不同的扁墊子,因此這些植物被統稱為墊狀植物(Cushion plant)。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高山上的墊狀植物群,它們也許非親非故,只是共同的環境讓它們外貌相似。】
轉過幾道坡,連小綠洲也拋棄了我們。石頭上偶爾點綴了顏色,是薄薄的黃色地衣,碎得一小塊一小塊的,好像放久了的M&M巧克力皮。其實那一塊塊並不是乾裂所致,而是一叢地衣的小集合;間隙也不是裂縫,而是一圈黑色的孢子長在一叢地衣周圍。命名的科學家看它們更像地圖,所以叫它Map lichen(地圖地衣)。地圖地衣能生長在這麼高的地方,忍渴挨輻射,可見其生命頑強。 不過或許高山環境對它們來說真只是小菜一碟,2005年,它們坐著俄國火箭去了外太空,被活活暴露在太空的強紫外線下15天,科學家以為這下把它們搞死了,誰想回來還完好如初。不過,儘管這麼強悍,地圖地衣還是脫不了詛咒——它們的致命弱點是熬不過空氣的污染。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地圖衣屬(Rhizocarpon) 地衣廣泛分佈於寒冷的岩石表面,在熱帶只見于高海拔地區。】

四周沒有任何複雜的景物,地上有無數大小不一的石頭,有人寂寞難耐,給這些野生的材料賦予人的秩序。人類文字躺在蒼涼大地上,像對天和山說著什麼,顯得特別渺小和脆弱。我們機械地邁腿和呼吸,周圍只有腳踩在碎石地上發出齊刷刷的嚓嚓聲,和呼呼風聲。風把什麼都吹跑了,只剩陽光,充滿天地之間。通過身體我似乎還能聽到股骨頭轉動的聲音,好像自己是一套軸承,或是一個節奏準確的節拍器。就這麼一直走,不停頓,忘卻了焦慮和憂傷,更說不上高興,像長跑到了心靈可以包容一切的時候。前後都沒有人。 王彬說:“人生像登山。”這句話,無需附加任何注解。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高山流石灘,荒涼是這裡的基調。只有登山者留下的寂寞文字遙對著雪峰。】

歸宿:渡鴉飛處,C3營地

有渡鴉的地方就有營地,這是一條真理。這說的是非洲渡鴉(Corvus albicollis),英文把它們形象地叫做 White-naped raven,“白枕渡鴉”。它們張開寬大有力的翅膀翱翔在天空,我從未想像,自己會因為看到渡鴉高興。對面時常走來下山的黑人,未瞅清顏面先見臉上一大排白牙,幾天辛苦後終於可以下山,他們心裡一定很高興。C3營地近在咫尺,這是4700米的Kibo,距頂端海拔高度1200米。朝屋頂背後繼續向上望,可以看到上山的路隱隱約約在陡峭而乾涸的山體上折返,最後翻上山頂,不知消失在何處。

行走筆記:乞力馬札羅(三)涼爽的沙漠

【非洲渡鴉(Corvus albicollis),也許是它們常在人類活動的區域尋找食物,在乞力馬札羅成了營地的象徵。】

力力高山反應加重,從半路起由兩位嚮導陪同慢慢走在後面。我和王彬把書包扔在地上,閑著無事,就先奔人多的地方——食堂。廚師在幹炒生米飯,他信誓旦旦地說保熟保熟,話音未落抓起旁邊水盆,一瓢水澆進幹米飯裡,噗地一聲冒起一團白色水汽。他騰地用鍋蓋把米蓋住,咧嘴朝我笑,連連保證一定能熟。

想必填飽肚囊還心急不得。於是我和王彬來到住處,這個高度沒有小屋子,所有人共用一間大房子,裡面擺滿了木頭的上下床鋪,像軍訓宿舍。只不過床板下面寫的不是“軍訓回家倒計時”,而是“John, I will beat you at the top!(約翰,看我在山頂怎麼贏你)”歐美人和亞洲人此刻正式成為戰友,默契而又不失禮節地劃分了營地,大體形成東西格局。加拿大人放起音樂扭動身體,當放到《Let it be》,所有人的心情終於找到一致的和絃,合唱響起,大家相視而笑。

王彬拿了水袋,穿上羽絨服戴著墨鏡領我出去。他說:“在高山上曬太陽最舒服了。”接著就把水袋放下,一聲不吭躺在高高的大石頭上。當我也仰面朝天,並放縱自己的身體如它所願地接觸地面,我感到我忘記了自己的形狀,身體慢慢地流動在弧形的大地上,融化在清冽的陽光裡。透過墨鏡,天藍得沒有一絲瑕疵,它沒有溫度,沒有遠近,只有藍,把你吸引進去。

不久,臉的疼痛提醒我們太陽的慷慨。坐起身,兩隻白頸渡鴉立在腳邊另一塊石頭上,面無表情地逆風而立,任由脖子後面的白毛被風吹得上下翻飛,它們也巍然不動。另外幾隻在大石頭下邊旁若無人地扒拉吃的。這樣平靜、從容,讓我幾乎對這陌生的海拔產生了歸屬感。我們在這裡,最多只會停留一天。但這一天,卻說不出地漫長。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