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 養花常識

碗蓮的繁殖方法

在碗蓮的繁殖中, 通常採用播種繁殖和分藕繁殖。 播種繁殖又稱為“有性繁殖”, 分藕繁殖又稱“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

播種繁殖

碗蓮的播種繁殖, 主要用於可心結實的純系或以選種育種為目的的種植。 如果新育成的品種系通過現有的品種多代自交, 形成純系, 或雜交種自交, 定向選育成為性狀穩定的品種, 則可建立隔離區大量產純合種子。

碗蓮種籽首先要選擇顆粒飽滿、充分老熟, 保存良好, 無蟲蛀無黴變, 最好母本來源清楚的優良種籽。 播種繁殖從3月至7月均可進行, 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好在4月左右進行播種。

可把浸種盆直接放置在陽光下催芽, 不需要保溫, 生長也快。 在正常氣溫下, 如管理得當, 一般當年即可開花。 碗蓮播種繁殖具體步驟如下:

(1)破殼處理 蓮子的果皮具有堅而厚的特殊結構, 在種子充分成熟幹縮以後, 水份和空氣不易透入,

呼吸作用非常緩慢, 處於被迫休眠狀態。 所以蓮子可以在土中埋藏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萌發也不腐爛, 這是蓮子長壽的原因。 為了使蓮子在播種後吸收水分和氧氣, 打破被迫休眠狀態, 進入萌發生長, 在種子催芽前, 必須進行破殼處理, 而要恰當破殼, 則應先瞭解蓮子的基本結構。

蓮子的外層為果皮, 由精後的子房發育而成, 主要成分為纖維素。 在高度角質化的表皮上具有氣孔, 氣孔室直達果皮深處。 在果皮中具有柵欄狀的細胞, 排列緊密, 這些構造對種子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果皮初為綠色, 革質, 老熟後轉為黑褐色, 逐漸變得堅硬。

果皮內包藏著種子。 種子由受精後的胚珠發育而來, 由種皮及胚兩部分組成。 受精後的早期階段本有胚乳,

在後期被胚吸收消失, 故蓮為無胚乳種子。 胚由胚芽、胚根、胚軸及子葉4個部分組成。 了葉兩片, 色白, 肥厚, 對生, 貯藏豐富的蛋白質及澱粉, 是人們食用的部分。 胚芽綠色, 具一段短的芽軸(莖)、兩片互生的幼葉及一個頂芽, 兩片幼葉的葉柄及對折捲筒狀的葉片雛形已可辨認。 胚芽基部與兩片子葉連接處為胚軸。 在兩子葉基部凹陷處胚軸的末斷為胚根。 胚根極不明顯, 肉眼不能看見, 但在種子萌發時, 胚根即發育成初生根, 突破種皮及堅硬的果皮露出。 (如圖4)

蓮是倒生胚珠, 胚芽著生於種子的頂端, 破殼時應擊破種子的基端, 即種子在花托上著生的一端, 也就是蓮子凹入的一端。 破殼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在水泥地面上或粗糙的石頭上磨,

也可用咬口鋒利的新老虎鉗夾破種子的基部。 也可用鋒利的快刀切割外皮, 楊德高多年來用修剪果樹的修枝剪反持剪法很好, [蓮籽就如我們食用的板粟一樣的結構]播種前一般只要磨破果皮(即蓮子的硬殼), 見到褐色種皮為止;夾殼時只要在基部夾2~3毫米裂口即可, 切勿夾去太深, 以免傷胚。 浸種一天后, 待胚吸水膨脹, 果皮吸水變軟時, 可以用手沿著破殼處剝去果皮的1/3, 使胚外露, 以利胚芽伸長。

必須注意, 剝殼部位不宜過大過多, 如果把蓮子的硬殼全部去掉, 胚芽就會失去保護, 極易腐爛死亡。

(2)浸種催芽 將已破殼的種子, 浸於50℃左右的溫水中。 浸種的水要清潔, 不含油膩、汙物, 也不要用高於50℃的水,

否則會影響發芽。 水溫自然下降, 最後保持在30℃左右, 不宜高於40℃或低於20℃。 如水溫高於40℃時, 種子雖在頭一天萌發迅速, 但以後生長則受到抑制;水溫低於20℃時, 則種子發芽生長過於緩慢。 家庭少量浸種催芽時可放入保溫瓶中保溫。 溫度在30℃的條件下, 一般浸種催芽3天即可萌發, 胚芽從破口處伸出。

如果怕自己不能掌握不好的話, 就控溫在25度上下, 這樣就安全放心, 如果在適宜季節和利用好晴天泡種那就是大大的省了心了, 泡種在此期間內, 最好是每天需換水1~3次, 水要乾淨無污染, 水溫不要相差太多為好, 換髒水並洗去沾液, 同時及時清除蓮籽出白沫不能發芽出苗的種子。 一般在外部條件都適宜的情況下, 超7天仍不發芽的種子, 就不會再發芽了。沒有發芽能力的種子往往會上浮到水面,胚芽發黃,子葉黴爛、發臭。(3)水培育苗 種子出苗後,應在25℃左右條件下進行水培育苗5~7天。在水培育苗期間,蓮苗根系吸收力弱,生長主要靠種胚提供養分,一般不需要施肥。在水培育苗過程中應保持水層深10釐米左右,並給予充足的光照;不宜經常換水或翻動,以免葉片因經常改變其生長方向而過度伸長;應讓葉柄保持在水中,葉片自由平展於水面。移植時應注意,不可折斷葉柄,葉是碗蓮進行光合作用的,以免影響碗蓮的正常生長。最好是選擇晴天的傍晚時定植,植後保持3~5釐米水層,但千萬不可把葉片淹沒水中。碗蓮喜光,花缽應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幼苗嬌嫩,遇陽光日灼有的會焦枯,但一般還會發芽成活。澆水也不要過多,以提高水溫,促進生長。待長出7~13片浮葉後即可出現立葉。一般來說,多花品種,在長出5~17片立葉後可始現花蕾。現蕾早晚,視品種而異,有的品種在立葉長出之前就現蕾開花。

分藕繁殖

蓮的分藕繁殖,也就是營養繁殖,是指從上年栽培的碗蓮母藕上取主藕或兒藕,甚至孫藕栽植。對於高度重瓣化的品種,因其已完全喪失結實能力,所以只能靠分藕繁殖來擴大栽培。同時由於有性繁殖是利用種子播種,其實在生後代有時會出現分離現象而不能保持品種的特性。所以在栽培實踐中,有時為了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也只能通過無性繁殖。碗蓮由於種植在小缽內,營養條件有限,地下走莖分枝少,形成藕的支數也少,一般繁殖係數較低。為了提高繁殖係數,加快繁殖速度,可以把碗蓮種在稍大一些的容器裡,以更好的生長和形成較多的種藕。

在長江流域,清明前後是翻盆分藕分栽的適宜時期。過早分栽因氣溫低,且會寒流影響,種藕容易受凍害;過遲分栽,苫芽已經萌發,易碰斷,對成活有影響。碗蓮藕細如指, 掰取藕芽時,應注意保留兩三節藕身,並保留尾節,否則水易浸入藕體,容易引起種藕腐爛,導致生長受阻並可能死亡。翻盆前,應檢查一下盆內泥層幹濕是否適度。若泥土太稀,苫芽落地容易碰斷;泥土太幹,則新藕取出困難,也會弄斷苫芽。翻盆時,將盆反扣,為了不損壞花盆,可將落地的盆邊墊上稻草,然後小心散開泥塊,取出新藕,栽入新盆中。

栽插時,藕秧頂端沿缽邊呈20度斜栽入泥,即頭低尾高。頂端荷卷(浮葉)向上埋入泥內,尾部半截藕身翹起不使藕尾進水。栽後把盆放置于陽光下曬,使表面泥土出現微裂,呈雞爪痕狀,以利於種藕與泥土完全粘合,然後加少量水。待芽長出後,逐漸加深水位,最後保持3~5釐米水層。留有節的種藕,栽後藕身逐漸腐爛,為碗蓮繼續發芽、展葉提供養分。

翻盆的種藕,如果當天栽不完,則可置於避風避陽的盛水的缸缽中,浸沒頂芽部分,如此"假植"半個月左右也不會影響發芽。也可將種藕放在避寒、避風、蔭蔽處,下層放上稻草,灑上水,放置種藕,再蓋上一層稻草,並保持濕潤。外地引種,藕身污泥不必洗淨,可墊濕水草,灑上水,分層裝簍,一般保存15天左右仍可成活。

生長期地下莖分生繁殖

由於人們對碗蓮的渴求,採用常規的播種法和分藕繁殖,已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新品種的擴繁 ,碗蓮生長期地下莖分生繁殖已顯示出其優越性:省時省力,易成活,長勢強;如果分生時間恰當,則能夠延續花期,起到控制花期的作用。這種方法屬營養繁殖,因此能保持母種的優良性狀,並可成倍地提高繁殖係數,縮短碗蓮繁殖週期,尤其有利於碗蓮的商品化生產

(1)選擇母株 據試驗,一般性碗蓮品種都可採用此法繁殖。母株應選擇當年4月上中旬播種或分栽的生長茁狀,無病蟲害,分枝力強的植株。

(2)操作方法 一般於6月下旬,當碗蓮已長立葉7片左右時進行分生繁殖。此時地下走莖沿缽壁轉圈生長,莖節上又生出側枝走莖,側枝走莖上又長出浮葉和立葉。選擇側枝上剛長出水面5釐米左右,還沒放開的立葉(呈縱卷狀),用手沿缽壁輕輕取出走莖,即可看到側枝立葉下長滿白色不定根,並有頂芽。用小刀切斷側枝走莖,注意不要碰斷頂芽,即可得到一個有根的小植株個體。最後將母株地下走莖輕輕壓入泥中壅泥填平,呈原先狀況。

分生繁殖要把握好切割走莖的時機,過早切割往往側枝尚短小,容易誤切地下主走莖,影響到母株的正常生長,開花結藕減少;過遲切割,缽內走莖盤根錯節,不但給操作帶來不便,而且小植株薄壁細胞老化,缺乏活力,分生後不易成活或長勢不旺,不能正常開花結藕。

(3)定植 栽植分生植株的花盆可稍小、稍深,一般選用口徑20釐米、高15釐米的花盆。盆中用稻田土拌和少量腐熟的雞糞,加水充分攪拌呈糊狀。泥水澄清後,將切割的分生小植株栽植於花缽中央。小植株上的頂芽一定要埋入泥下,保持水層3釐米,一定要放置於蔭蔽處3-5天左右。本階段分生植株能依靠不定根吸收養分,原來未放開的立葉就會放開,浮於水面,頗像浮葉。5天后可視其生長情況逐步移至陽光下,像正常碗蓮一樣管理,不久便會長出新的浮葉和立葉後結藕,有的當年可以開花。

就不會再發芽了。沒有發芽能力的種子往往會上浮到水面,胚芽發黃,子葉黴爛、發臭。(3)水培育苗 種子出苗後,應在25℃左右條件下進行水培育苗5~7天。在水培育苗期間,蓮苗根系吸收力弱,生長主要靠種胚提供養分,一般不需要施肥。在水培育苗過程中應保持水層深10釐米左右,並給予充足的光照;不宜經常換水或翻動,以免葉片因經常改變其生長方向而過度伸長;應讓葉柄保持在水中,葉片自由平展於水面。移植時應注意,不可折斷葉柄,葉是碗蓮進行光合作用的,以免影響碗蓮的正常生長。最好是選擇晴天的傍晚時定植,植後保持3~5釐米水層,但千萬不可把葉片淹沒水中。碗蓮喜光,花缽應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幼苗嬌嫩,遇陽光日灼有的會焦枯,但一般還會發芽成活。澆水也不要過多,以提高水溫,促進生長。待長出7~13片浮葉後即可出現立葉。一般來說,多花品種,在長出5~17片立葉後可始現花蕾。現蕾早晚,視品種而異,有的品種在立葉長出之前就現蕾開花。

分藕繁殖

蓮的分藕繁殖,也就是營養繁殖,是指從上年栽培的碗蓮母藕上取主藕或兒藕,甚至孫藕栽植。對於高度重瓣化的品種,因其已完全喪失結實能力,所以只能靠分藕繁殖來擴大栽培。同時由於有性繁殖是利用種子播種,其實在生後代有時會出現分離現象而不能保持品種的特性。所以在栽培實踐中,有時為了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也只能通過無性繁殖。碗蓮由於種植在小缽內,營養條件有限,地下走莖分枝少,形成藕的支數也少,一般繁殖係數較低。為了提高繁殖係數,加快繁殖速度,可以把碗蓮種在稍大一些的容器裡,以更好的生長和形成較多的種藕。

在長江流域,清明前後是翻盆分藕分栽的適宜時期。過早分栽因氣溫低,且會寒流影響,種藕容易受凍害;過遲分栽,苫芽已經萌發,易碰斷,對成活有影響。碗蓮藕細如指, 掰取藕芽時,應注意保留兩三節藕身,並保留尾節,否則水易浸入藕體,容易引起種藕腐爛,導致生長受阻並可能死亡。翻盆前,應檢查一下盆內泥層幹濕是否適度。若泥土太稀,苫芽落地容易碰斷;泥土太幹,則新藕取出困難,也會弄斷苫芽。翻盆時,將盆反扣,為了不損壞花盆,可將落地的盆邊墊上稻草,然後小心散開泥塊,取出新藕,栽入新盆中。

栽插時,藕秧頂端沿缽邊呈20度斜栽入泥,即頭低尾高。頂端荷卷(浮葉)向上埋入泥內,尾部半截藕身翹起不使藕尾進水。栽後把盆放置于陽光下曬,使表面泥土出現微裂,呈雞爪痕狀,以利於種藕與泥土完全粘合,然後加少量水。待芽長出後,逐漸加深水位,最後保持3~5釐米水層。留有節的種藕,栽後藕身逐漸腐爛,為碗蓮繼續發芽、展葉提供養分。

翻盆的種藕,如果當天栽不完,則可置於避風避陽的盛水的缸缽中,浸沒頂芽部分,如此"假植"半個月左右也不會影響發芽。也可將種藕放在避寒、避風、蔭蔽處,下層放上稻草,灑上水,放置種藕,再蓋上一層稻草,並保持濕潤。外地引種,藕身污泥不必洗淨,可墊濕水草,灑上水,分層裝簍,一般保存15天左右仍可成活。

生長期地下莖分生繁殖

由於人們對碗蓮的渴求,採用常規的播種法和分藕繁殖,已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新品種的擴繁 ,碗蓮生長期地下莖分生繁殖已顯示出其優越性:省時省力,易成活,長勢強;如果分生時間恰當,則能夠延續花期,起到控制花期的作用。這種方法屬營養繁殖,因此能保持母種的優良性狀,並可成倍地提高繁殖係數,縮短碗蓮繁殖週期,尤其有利於碗蓮的商品化生產

(1)選擇母株 據試驗,一般性碗蓮品種都可採用此法繁殖。母株應選擇當年4月上中旬播種或分栽的生長茁狀,無病蟲害,分枝力強的植株。

(2)操作方法 一般於6月下旬,當碗蓮已長立葉7片左右時進行分生繁殖。此時地下走莖沿缽壁轉圈生長,莖節上又生出側枝走莖,側枝走莖上又長出浮葉和立葉。選擇側枝上剛長出水面5釐米左右,還沒放開的立葉(呈縱卷狀),用手沿缽壁輕輕取出走莖,即可看到側枝立葉下長滿白色不定根,並有頂芽。用小刀切斷側枝走莖,注意不要碰斷頂芽,即可得到一個有根的小植株個體。最後將母株地下走莖輕輕壓入泥中壅泥填平,呈原先狀況。

分生繁殖要把握好切割走莖的時機,過早切割往往側枝尚短小,容易誤切地下主走莖,影響到母株的正常生長,開花結藕減少;過遲切割,缽內走莖盤根錯節,不但給操作帶來不便,而且小植株薄壁細胞老化,缺乏活力,分生後不易成活或長勢不旺,不能正常開花結藕。

(3)定植 栽植分生植株的花盆可稍小、稍深,一般選用口徑20釐米、高15釐米的花盆。盆中用稻田土拌和少量腐熟的雞糞,加水充分攪拌呈糊狀。泥水澄清後,將切割的分生小植株栽植於花缽中央。小植株上的頂芽一定要埋入泥下,保持水層3釐米,一定要放置於蔭蔽處3-5天左右。本階段分生植株能依靠不定根吸收養分,原來未放開的立葉就會放開,浮於水面,頗像浮葉。5天后可視其生長情況逐步移至陽光下,像正常碗蓮一樣管理,不久便會長出新的浮葉和立葉後結藕,有的當年可以開花。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