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資訊 » 新聞焦點

鸚鵡魚爛鰓病如何治療

鸚鵡魚爛鰓病如何治療

爛鰓病也是鸚鵡魚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這種病並非不治之症, 但是如果治療不及時, 無故的拖延鸚鵡魚的救治時間,

鸚鵡魚也會因此喪命。 那麼, 鸚鵡魚爛鰓病有什麼症狀, 應該如何治療呢?

鸚鵡魚的爛鰓病其病原體為粘球菌, 傳染途徑主要是病魚。 死亡率一般50%-60%, 有時高達80%。 患有爛鰓病的鸚鵡魚腮絲會有由鮮紅慢慢地變成蒼白, 而且會由外緣開始靡爛, 然後在慢慢的脫落。 病魚的腮蓋骨內充血, 然後其中心骨會壞死脫落。 鸚鵡魚的腮絲之間粘膜增多, 呼吸也會變得更困難, 情況比較輕的魚兒會浮在水面, 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 而且有些患病的鸚鵡魚還會併發腸炎, 解剖後會發現其腸出血, 亦有潰爛的斑點。

發現鸚鵡魚有類似爛鰓病的症狀就要開始為它實施治療。 為患病的魚兒找一個新的安全的生活場所, 然而在魚缸中潑灑藥物,

注意要給鸚鵡魚停食4-5天。 可以嘗試用紅汞治療, 一般其用量以使水變色即可, 治療時間能保持3-4天。 當然, 也可使用呋喃西林粉劑, 濃度為1-2ppm。 此外, 還可用抗生素(青黴素、金黴素、紅黴素)。 注意使用劑量要根據魚缸的大小、患病鸚鵡魚的多少來確定, 切不可盲目的亂投藥物。

鸚鵡魚或稱鸚嘴魚, 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類, 因其色彩豔麗, 嘴型酷似鸚鵡嘴型而得名。 鸚鵡魚體長而深, 頭圓鈍, 體色鮮豔, 鱗大, 其齶齒硬化演變為鸚鵡嘴狀, 用以從珊瑚礁上刮食藻類和珊瑚的軟質部分, 牙齒堅硬, 能夠在珊瑚上留下顯著的啄食痕跡。

鸚鵡魚, 因為顏色跟鸚鵡一樣絢麗聞名, 體色不一, 同種中雌雄差異很大, 成魚和幼體魚之間差別也很大。

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主要鸚嘴魚有帶紋鸚嘴魚(Callyodon fasciatus), 長46公分(18吋), 雄魚為綠橙或綠紅兩色, 雌魚為藍色和黃色相間。 大西洋的種類有王后鸚嘴魚(Scarus vetula), 體長約50公分(50吋), 雄性體色藍, 帶有綠、紅與橙色, 而雌魚呈淡紅或紫色, 有一白色條紋。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