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資訊

輻射陸龜的人工養殖歷史


輻射陸龜

你知道嗎?輻射陸龜曾一度瀕危,後來被人們重視、保護起來,並進行了人工養殖,擴大種群數量,現在輻射陸龜已經深受人們的喜愛。

1.在80年代初,美國動物園及水族學會發起了一項旨在促進瀕危動物在人工飼養繁殖的計畫。這項被稱為SSP(SpeciesSurvivalPlan)的計畫監控圈養下的瀕危物種的繁殖,以保證圈養動物盡可能多的繁殖和盡可能大的多樣性。1985年一項針對放射陸龜的SSP發起,13個機構和一位個人提供了179只龜的繁育情況。為了保證繁育的最大可能的遺傳血統的多樣性,這項計畫建立了血統登記,這就意味著,如果一隻放射陸龜的子嗣很多,即它的基因在人工飼養的放射陸龜中有太多的體現,那麼就不能讓它再繁殖了,這樣的龜就會被借給或者贈與那些只打算展覽不打算繁殖的動物園。通過精心的記錄和管理,基因的多樣性的到了保留,

人工飼養陸龜的健康也有了保證,從這項計畫發起之時至今,參加的機構和個人已經超過了兩倍,放射陸龜的SSP是一個好開端。

2.人工飼養環境下放射陸龜的繁殖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功。自從1973年第一批稚龜破殼而出以來,人工繁殖的放射陸龜越來越多。例如,在FrankSlaven於1990年發表的《爬行動物和兩栖類人工飼養記錄表》中,有逾50只的放射陸龜出生的記錄。GladysPorter動物園現在有60只放射陸龜,而紐約動物協會則在位於喬治亞州St.Catherines'sIsland飼養了88只。目前,Slaven的記錄表中列出了343只人工飼養的放射陸龜。對放射陸龜來說,幸運的是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繁殖已經取得了成功,雖然在野生環境中生存受到威脅,人工繁殖卻使這種陸龜免於滅絕。儘管如此,

人工繁殖計畫卻不能也不應該被用來證明對放射陸龜這類瀕危物種的野生棲息環境的破壞是無關緊要的。我們應當感謝那些努力使繁殖計畫得以成功的機構和個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我們可能就欣賞不到放射陸龜(Geocheloneradiata),這種世界上最美麗的陸龜之一。

3.輻射龜體健好養,有人更稱之為“有錢人的蘇卡達”,在日本十分受歡迎。臺灣在2000年開始大量引進,至今應該已經成千上萬了。不過初期進來的輻射龜都是花紋較少的所謂黑輻,體健耐寒,抗病力較強,成長速度較快,而後期進來的幾乎都是花紋較華麗的所謂太陽輻,與黑輻比較起來,太陽輻對疾病和較低的溫度的抵抗力較低,所以死亡率比黑輻高很多,生長速度也相對較慢。

黑輻因為食量奇大,成長速度也快很多,缺點就是也比較會隆背。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