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 花卉資訊

如何防治菊花枯萎病?

菊花植株枯萎是發生了菊花枯萎病。 菊花枯萎病大致可分為真菌性枯萎和細菌性枯萎兩種。 (1)真菌性菊花枯萎病:植株受害後, 生長緩慢, 缺乏生氣, 葉片自下而上失綠黃化, 最後整株葉片黃化枯萎, 另一側葉片則表現正常。 發現葉片失綠黃化時, 檢查莖幹, 可發現維管束呈褐色, 處皮有黑色條紋出現。 夏季氣溫高、雨水多的情況下發病嚴重。 真菌性菊花枯萎病的病原菌是鐮刀屬的一種, 可通過土壤傳播。 在夏季氣溫高、雨水大時, 最易發病。 防治真菌性菊花枯萎病的措施:一是應控制土壤含水量,
夏季雨水多時注意排水。 二是選育抗病菊花品種, 從無病株上選取插穗。 三是污染土壤宜用熱力滅菌或藥劑消黴。 藥劑可選用福馬林(每立方米用200~300毫升)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用量為土重的0.2%)、氯化苦(每平方米60~120克)。 四是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澆灌盆土或植株周圍的土壤, 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2)細菌性菊花枯萎病:由歐氏桿菌屬的一種細菌侵染引起。 症狀為淺灰色的水漬狀斑, 長1~2釐米, 而後漸變為黑色。 莖幹受害後, 軟化腐爛, 末梢枯萎。 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 這種腐爛可向下發展, 莖內組織消解, 轉化為膠粘狀物, 有時莖皮開裂, 有紅褐色粘液流出。 細菌侵染引起的枯萎病因植株品種及環境條件的不同,
有不同的表現:有時植株部分分枝受害, 其餘仍能正常生長開花, 有時病斑以上枝條發病, 病斑以下的萌蘖枝正常。 有時插穗帶菌, 雖無明顯症狀, 而扡插後易發病。 這樣容易造成病菌的遠距離傳播。 防治楞菌性菊花枯萎病的措施:清除病殘枝, 進行土壤消毒, 選擇抗病品種, 尤應注意插穗的消毒, 儘量避免用帶菌插穗。 扡插前可將插穗浸于農用鏈黴素1000倍液中消毒;扡插後控制溫濕度也有利此病的防治。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