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 養花常識

雛菊花種植步驟詳解

雛菊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0至15釐米左右。葉基生,匙形,頂端圓鈍,基部漸狹成柄。頭狀花序單生,花葶被毛。舌狀花為條形,雌性,開展;管狀花兩性。瘦果倒卵形,扁平,有邊脈,被細毛,無冠毛。 雛菊生態習性耐寒,喜陽光充足、冷涼氣候。不耐陰、不耐高溫和嚴霜。在炎熱條件下開花不良,易枯死。

種植方法:

階段一、穴盤育苗階段一:胚根萌發階段從胚根穿破種皮開始,幼根接觸到土壤,到長出子葉為第一階段。溫度應保持在18℃。種子發芽具好光性,故播種時無需覆土,但需保持栽培介質的濕潤,切勿於本階段出現介質乾燥的情況。

此階段pH值保持在5.5至6.2之間,相對濕度為100%。應避免陽光直射,在播種後對種子進行遮陰。文章來源:http://www.yuhuagu.com

階段二:子葉出現及生長階段 從長出子葉開始,到長出真葉為第二階段。溫度仍保持在18℃。適當降低栽培介質的濕度,但仍不可太過於乾燥,濕度大約在70%至80%,能使其根系紮入介質吸收養分供子葉的伸展。第一、二階段,需14至21天時間。

階段三:真葉生長和發育階段 從長出真葉開始,到有80%的種苗可以出售為第三階段。溫度降低至15℃左右。空氣濕度也需逐漸降低,兩次澆水間可讓基質有一個幹透的過程,從而形成幹濕迴圈,利於促進根系發育。

階段四:煉苗階段此階段根系已經形成完好,種苗基本上可以出售,並且通過煉苗而變得耐寒,

這個階段持續7天左右。溫度、濕度、施肥濃度基本和第三階段相同。應注意及時移栽上盆。第三、四階段,需7至14天時間。

栽培管理

1.移栽上盆 經過煉苗後即可移植,可採用12釐米口徑的營養缽或花盆進行移栽上盆。上盆後及時澆透定根水。對用於盆栽的產品來說,在10月初移植要比在10月底移植更好些,因為如果在10月初移植,那麼在霜凍到來之前,植株的根系就可以在容器中生長牢固。

2.基質採用疏鬆、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栽培基質,基質中粘土含量為15%至30%,可加入15%左右的有機肥料(例如堆肥),每立方米基質中施加1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的緩釋肥。

3.水分應在上盆後澆一次透水,兩次澆水間可讓基質略幹,再澆足水,遵循間幹間濕的原則,

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應注意保持基質濕潤,但不要飽和。在發蕾時應該控水,防止花莖太長。

4.溫度生育適溫為10℃至12℃。室外栽培時需進行覆蓋。為得到良好的植株品質,盡可能將雛菊置於冷涼的條件下栽培,但要避免霜凍,防止植株受凍。雛菊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溫度低於6℃,生長相對緩慢,推遲花蕾的形成;溫度高於12℃,導致植株葉片增大,花莖細弱,開花數量減少,生長勢衰減。室外氣溫逐漸溫暖後應注意及時通風。 編輯:浴花人

5.光照在生長期和開花期都需較高的光照強度。剛移植的植株光照不應太高,光照充分可促進植株的生長,葉色嫩綠,開花量增加。但霜凍時期要部分遮陰,避免陽光直射。

6.肥料每7至10天交替施用水溶性肥,

濃度為150ppm至200ppm。雛菊根系對基質中過高的鹽含量敏感,所以要避免鹽含量過高,同時應避免銨過量和氮濃度過高。10月初不要對植株進行施肥;在冬季應減少用肥量;在春季可施用氮鉀平衡肥。在澆水肥前應讓介質稍幹,保持濕潤但不能潮濕。生長季節給足水肥,既可使植株長得茂盛,又可延長花期。

病蟲害管理

雛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黴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黴病;蟲害有蚜蟲等。平時應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工作。栽培時應避免密植,儘量保持通風、透氣、光照充足的涼爽環境條件,否則會造成植株細弱徒長。保持清潔,發現受感染的植株、葉片,必須隨時摘除清理。病害發生時,立即採取藥劑防治措施。 注意事項: 1.盡可能使植株在涼爽的栽培環境下生長,

以利於植株的株形緊湊。 2.冬季相對濕度過高和植株葉片過於潮濕易引發灰黴病。栽培時可選擇稍微潮濕些的環境,但不能過濕。 3.雛菊是基葉簇生,不加強通風,基部易腐爛,從而感染病菌。

編輯:浴花人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