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養護

養魚基本常識

 養魚基本常識


1.海水魚不能和淡水魚一起養。
2.養熱帶淡水魚時要確認其適合的水質是微酸性抑或是微鹼性,是軟水抑或是硬水。如果不清楚可以針對特定的魚種詢問店家或查閱書籍。但一般而言,熱帶淡水魚是需要酸性和軟水的水質。
3.水草缸應用矽砂、黑金砂,切勿使用珊瑚砂,以免水質過硬,種不好水草。
4.勿隨意將魚直接從一魚缸移到另一魚缸,魚能忍受溫度、酸鹼度、硬度的變化能力很小。將新魚購入時,下缸的步驟更要小心。
5.不要敲打魚缸表面驚嚇魚只。
6.魚缸要放在穩固的地方,三尺魚缸的重量在200公斤上下,

測量方式為以公分為單位,長乘寬乘高後除以1000,所得的數值即是魚缸注滿水的公斤重。
7.魚缸中若有魚屍應盡速撈起並且注意勿餵食過多以免造成水質急速惡化。
8.一發現病魚應給予隔離病治療,以免傳播病菌。
9.新缸設成很容易死魚,因為硝化系統尚未建置完全,建置完全的水應無臭味且純淨透明,建構新缸時最忌耐不住性子把魚放進去。
10.魚只若有浮頭的現象除了缺氧外,也可能是水中氨的濃度過高,應盡速換水,但切勿因此而大規模且極劇換水,以免本來身體已經不適的魚驟然面對環境的大變化而加速死亡。
11.定期換水,建議至少1星期換1/3~1/2,如能每天換小部份的水更好。換的水需要處理,最好不要直接入缸。

12.魚只的價格並非小魚就一定得比大魚便宜。而是決定在〝稀有〞及〝品種〞上面。
進階建議
1.新手最好從水草缸開始養起,海水缸難度較高。
2.由於熱帶海水魚多由海洋捕捉而來,若經費許可,應重視其生活空間及水質的純淨,且魚缸的深度應盡可能深一點。
3.海水缸需要強勁的水流以符合大自然的水潮。而水草缸的水流應避免過強,以免水草所需的二氧化碳逸失。
4.入門魚只可選孔雀、貝魚這些體質強健的魚。如果想馬上得到繁殖的樂趣,則養殖孔雀魚則是不二選擇,若順利的話一對孔雀魚每月會生下20來隻的小孔雀。
5.水草缸首重燈光,不妨選用瓦數較高的燈管。一般建議三尺缸能有120瓦以上的燈管組合。
6.過濾系統牽動水質的好壞,
若金錢許可,建議採購圓筒外置的過濾系統。
7.魚只的搭配組合應注意魚的個性及體型大小。一般而言,慈鯛科的魚有地域觀念,脂鰭科這些較小型的魚容易受到攻擊。
8.新手應避免餵食生餌、冷凍餌料,以免愛魚細菌感染或得寄生蟲。
9.從野外摘回的水草或捕獲的魚要徹底檢疫後才能放入魚缸。
10.養魚最基本的觀念:尊重生命。不要因為牠受攻擊而少了顆眼睛或是生病就將其撈起丟棄。

運魚
在水族館挑好魚之後,店家會在袋中放入少許的水並加入充足的氧氣,細心的店家還會將塑膠袋的角落用膠帶貼起來成圓弧狀,以免魚兒卡在角落中窒息。
買魚回家的路上,在夏天並不需要為水溫不足而煩惱,

在冬天則要格外注意,最好有特製的運輸箱,裡面有保力龍作為緩衝及保溫,如果沒有,或水族館離家不會太遠,可以用報紙放在水袋的四周。移動時最好避免魚的強力震動。千萬不要像放在機車的置物箱內,除非您想要回家喝魚湯。
放魚
當魚抵達目的地後,就應將牠們放入魚缸中,但是放魚的過程千萬要小心,多數的新魚會死亡,多是此步驟處理不當,尤其是嬌嫩容易受驚嚇的魚種。 首先,將塑膠袋打開,讓其浮在魚缸中,並在袋中放入少許的水質穩定劑,或市面上所稱的萬能水,藉以保護魚體,以免其在捕撈或運送的過程中所造成的傷口,被細菌感染。約10分鐘的時間,等袋中的魚適應水溫後,每隔10分鐘,將原魚缸中的水輕輕注入袋中約原袋中水量的1/4,
此動作重複幾次後,確定袋中的水溫、水質幾乎等同於缸中時,就可以將魚撈出,將其放入缸中。要注意的是儘量避免將袋中的水倒入缸中,以免因為水中不明的細菌導致病源的傳入。
當然,在下魚的過程中如果能把魚下在檢疫缸中,加一點黃藥,並做驅除體外蟲、體內蟲的動作,幾天候等待其完全沒有病變後再將其撈入主要缸中,會是更保險的做法。
下魚時,可以投喂飼料,但並不是要給新魚食用,因為此時的新魚剛換新環境尚不會進食,投喂飼料的目的是要引開其他的魚對新魚的過度關心,以免新魚緊迫。
另外,也有人會將燈關掉才放魚,可以當作參考。
想想:魚兒在水族館中被撈起後,
經由陸上的搖晃,抵達家中時的體力已經很差了,如果您不能用〝階段性〞的將魚慢慢的放入魚缸中,驟然將牠扔入缸中,包括溫度、水質的差異,對魚而言,環境所產生的巨大變化是會受不了的。其實如果您能設身處地的為魚兒著想,相信魚兒會過得更好。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