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養護

鸚鵡啄羽病的病因 其會導致的嚴重後果

您的鸚鵡是否有咬羽毛和皮膚的情況頻繁發生,如果有就可能是鸚鵡的啄羽症,但啄羽症病因眾說紛芸,有的說遺傳基因、管理不當甚至是營養缺乏導致,不管是那種病因,若發生的時候還是要做及時治療。

 

環狀病毒作怪

相信有許多鳥飼主聽過所謂的?鸚鵡喙羽病?(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PBFD),但恐怕大多數的人對這個疾病的瞭解程度仍相當模糊,在最近的門診病例中,有相當多疑似病例,鳥友們最擔心的是愛鳥間彼此傳染的問題,為避免因誤解而造成恐慌,在此將此疾病作一說明。

“鸚鵡喙羽病”是一種由環狀病毒(一種單股DNA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傳染病,好發于巴丹鸚鵡、錐尾鸚鵡、金剛鸚鵡身上,在Pionus及亞馬遜鸚鵡等也偶有病例出現。患有此病的鳥兒,可能會有異常掉羽或羽毛萎縮變形,而新生的羽毛又發育不全,甚至只停留在羽管階段的症狀;另外,鳥喙也會因異常增生而導致變形。

由於在外觀上直接觀察到的就是喙以及羽毛(Beak and Feather)這兩個部位的病變,因此而命名為?喙羽病?,這可由組織學上的發現來做解釋,科學家發現PBFD病毒是親上皮性的,所以容易攻擊上述兩部位之組織。而毛囊受侵害之後自會引發一連串羽毛的問題,如上、下喙之異常增生會導致喙過長、脆性增加,所以可能導致喙變形或斷裂,進而出現進食困難。

免疫力下降足以致命

鳥友不禁會懷疑,單只有羽毛與喙的病變就會成為大家擔心害怕的疾病嗎?其實,這些病毒不單單侵害上皮細胞,還會破壞鸚鵡的免疫系統,包括破壞華氏囊、胸腺、骨髓等,免疫系統等等,進而造成免疫力下降,所以鸚鵡可能因其它二次性☆禁☆感染(包含細菌性、黴菌性)而致命。

感染此病的患鳥,初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的羽生異常症狀,但在數年之後或免疫力下降時才會發病死亡,但是否該放棄感染此種疾病的鳥兒則尚未有定論,目前能確定的是,當有鳥兒感染此疾病時,飼主應做到確實的隔離,以避免傳染給其它的鳥兒,在國外的案例中,仍有患鳥在細心照料下可繼續維持無惡化的狀況達兩年以上,筆者本身也有將近一年的照料患鳥的經驗,目前仍持續照顧中。

由於華氏囊為重要的病毒標的器官,可藉由糞便而排毒,另外,羽毛、皮屑、喙上皮細胞的脫落也可排毒,但健康的鳥兒若吃了這些污染物,均可能造成感染,其中以羽屑的傳播為最嚴重。

經由所觀察之臨床症狀以及特殊病變,有經驗的醫師大致可做出診斷,然此疾病之確診還是需要進行RT?PCR生化檢測技術,並以支持療法為主,輔佐以免疫促進劑,最重要的是應加強環境之清潔與防止緊迫因數,對於此類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是疫苗注射,不過目前仍在研究階段,尚未有商品化疫苗問世。

關於鸚鵡啄羽病的診治可以關注愛寵物網發佈的《鸚鵡咬羽的防治》一文。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