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 花卉資訊

春季花卉常見病害防治

一、白粉病

白粉病可使月季、薔薇等木本花卉的苗木染病, 也能使菊花、鳳仙花、大麗菊、瓜葉菊、福祿考等草本花卉秧苗染病。 病害主要發生在葉上, 也危害嫩莖、花及果實。 發病期自初春開始, 延至夏秋季節。

1.常見種類

(1)薔薇白粉病:是月季、薔薇、桃花等苗木普遍發生的病害。 薔薇白粉病菌一般以菌絲體形式在休眠芽內、病葉、病梢上越冬。 翌年條件適宜時形成分生孢子, 借風力傳播。 當氣溫為17℃至25℃、濕度大時病害重, 尤以溫度為21℃、空氣相對濕度為97%至99%時發病最重。

(2)鳳仙花白粉病:鳳仙花、百日草、波斯菊、大金雞菊、三色堇、木槿等植物常發生。

(3)菊花白粉病:可侵染紫藤、枸杞、淩霄、福祿考、風鈴草、美女櫻、飛燕草、蜀葵、瓜葉菊、菊花、非洲菊、金光菊、金盞菊、百日草、大麗花、向日葵等花卉或苗木。

(4)山楂白粉病:可侵染山楂、榆葉梅、麻葉繡線菊、中華繡線菊等。

2.危害症狀

主要在葉片、嫩梢上佈滿白色粉層, 白粉是病原菌的菌絲及分生孢子。 病菌以吸器伸人表皮細胞中吸收養分, 少數以菌絲體形式從氣孔伸人葉肉組織內吸收養分。 發病嚴重時病葉皺縮不平, 甚至向外捲曲, 葉片枯死早落。 嫩梢向下彎曲或枯死。 初發病時, 先在葉上出現多個褪色病斑, 但其周圍沒有明顯邊緣, 後小斑合成大斑。 隨著病情發展, 病斑上佈滿白粉, 葉片萎縮,

花朵受害則不能正常開放, 果實受害則停止發育。

3.防治措施首先要選用抗病品種繁殖, 如月季有高抗白粉病的品種。 其次, 初發病時及早摘除病葉, 集中燒毀, 防止蔓延;植株不宜過密, 應通風透光, 濕度不宜過高;少施氮肥, 多施磷鉀肥。 同時用25%粉鏽寧2000倍液, 或45%敵唑銅2500至3000倍液, 或64%殺毒礬5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隔7至10天噴藥一次。 另外, 剛發病時, 也可用小蘇打500倍液, 隔3天一次, 連噴5至6次。

二、銹病

銹病是花卉受真菌中鏽菌寄生而引起的病害的總稱。 銹病在多種花卉上都可發生, 特別對薔薇、菊花、月季、杜鵑、萱草等危害較重, 嚴重影響植物生長和發育, 降低觀賞價值。

1.發病特點多發生於5至9月, 平均溫度24℃至26℃, 相對濕度85%左右更利於其發生與蔓延。

病菌遇夏季高溫、高濕, 夏孢子易死亡。 如栽培管理差、栽種過密, 通風透氣不佳、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土壤板結、土質粘重、施氮過多或缺肥及土質貧薄等情況利於發病。 反之, 栽培管理得當, 生長健壯的花卉, 發病則輕。 寄主品種抗病力差異較大。

2.危害症狀銹病能危害花卉的葉片、莖部和芽。

(1)危害葉片。 開始在葉片及花莖上產生泡狀斑點(病菌和夏孢子堆)。 初被表皮覆蓋, 後表皮破裂散出黃褐色粉狀的夏孢子。 有時很多孢子堆合併成一片, 表皮翻卷, 葉面上鋪著一層黃褐色粉狀夏孢子。 葉片在夏孢子堆周圍失綠而呈淡黃色, 嚴重時整個葉片變黃, 甚至造成全株枯死, 花梗變成紅褐色, 花蕾乾癟或凋謝脫落。

(2)危害莖部。 開始在莖上產生淡黃色小斑點, 後變褐色, 隆起呈小膿皰狀, 破裂後散出黃褐色粉末。 後期在葉柄及莖上, 長出深褐色或黑褐色橢圓形腫斑, 破裂後露出栗褐色粉狀物。 嚴重時可造成全株葉片枯死, 在菊花等花卉上發生較重。

(3)危害嫩芽。 次春病菌從嫩芽、嫩莖及葉基反面葉脈侵入植株, 5月葉面上出現橙黃色夏孢子堆, 後產生黑褐色冬孢子堆, 嚴重時葉片全部受害, 葉背佈滿一層黃粉, 葉片焦枯, 提早脫落, 嚴重影響生長和發育, 多發生在薔薇等花卉上發生。

3.防治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 結合修剪, 清除病枝、病芽、病葉, 燒毀或埋入土中;土壤濕度大時, 要及時排水;增施磷、鉀、鎂肥, 控制氮肥量, 以防徒長;注意通風透光,

降低濕度, 提高植株抗性。 發芽前噴3至4波美度石硫合劑。 萌芽後, 噴灑1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生長季節噴灑50%代森錳鋅500倍液, 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或敵鏽鈉250至300倍液, 或10%波爾多液, 或50%疫黴淨500倍液噴霧, 或75%氧化萎鏽靈3000倍液。 還可用福美雙、可濕性硫等殺菌劑。

三、縮葉病

由真菌中的外子囊綱病菌引起。 主要危害桃、碧桃、櫻桃、杏、李等薔薇科植物的葉片。

1.發病特點

春季花卉常見病害防治冬, 翌春芽萌發時, 芽孢子生芽管, 穿透表皮或自氣孔侵入嫩葉。 當年病葉產生的子囊孢子及芽生孢子于春末夏初成熟, 4至5月時發生嚴重, 借風力傳播, 隨著氣溫升高, 一般不再侵染, 一年只侵染一次。 氣溫超過30℃即不發病。 春季低溫多雨時利於該病發生,江河沿岸、湖畔、低窪地亦多發此病。

2.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植株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花、幼果和嫩枝。感染此病的植株春季展葉後呈皺縮波紋狀,葉尖和葉緣反卷,葉面凹凸不平。以後隨著葉片生長,葉色逐漸由黃綠色變為紫紅色,葉肉增厚變脆,凹凸程度增大。春末夏初時,葉片表面生成一層白色粉塵,不久,病葉變黑,枯萎脫落;嫩枝感病後短縮、腫大,呈灰綠色或黃色,病枝上葉叢生,嚴重時枝條枯死;病果發育畸形,果面龜裂,果毛脫落,但表面光滑。

3.防治措施發病初期,及時摘除初期顯現病症的病葉,以減少病源傳播;早春芽膨大而未展葉時,噴4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展葉前噴0.1%硫酸銅溶液也可有效進行防治。

四、立枯病

1.發病特點

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發生於苗期,可危害100多種植物的播種苗,以嫩莖扡插的含笑、大麗花、翠菊、菊花、吊蘭、松葉牡丹等的苗也極易感染。

2.危害症狀病菌多從上土表侵入幼苗莖基部。發病時根部先變成褐色,後成暗褐色,受害嚴重時,韌皮部被破壞,根部成黑褐色腐爛。此時,病株葉片發黃,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濕葉片,引起葉枯,邊緣產生不規則的水漬狀黃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葉和葉柄,造成植株死腐,病部有時可見褐色菌絲體和附著的小菌核。

3.防治措施嚴格控制苗床及扡插床的澆灌水量,注意及時排水,注意通風;晴天要遮陰,以防土溫過高灼傷苗木,造成傷口,使病菌易於侵染。注意園區清潔衛生,及時處理病株殘餘,不使用帶病菌的腐熟肥料。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燒毀。對被污染的苗床,如繼續用於扡插育苗,或用於扡插的其他土壤,在扡插前,可用福馬林液進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福馬林液50毫升,加水8至12千克澆灌於土壤中,澆灌後隔1周以上方可用于播種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混合粉劑8至10克,撒施土中,並與土拌均勻。可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五氯硝基苯6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64%殺森鋅按1:2混合後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15%惡黴靈(土菌消)水劑450倍液,每平方米用藥液3升。

五、黑斑病1.發病特點

黑斑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危害嚴重。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形式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開始侵染髮病,7至9月為發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擴大再侵染。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發病早而重。低窪積水處,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等有利於發病。

2.危害症狀葉、葉柄、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葉片。

(1)發病初期葉表面出現紅褐色至紫褐色小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圍常有黃色暈圈,邊緣呈放射狀,病斑直徑約3至15毫米。後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病害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枯黃,早期落葉,導致個別枝條枯死。

(2)葉片上出現褐色到暗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輪紋斑,其上生長黑色黴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嚴重時,葉片早落,影響生長。

3.防治措施選用優良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風透光;秋後清除枯枝、落葉,及時燒毀。新葉展開時,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500倍液,7至10天施用一次,連噴3至4次。

春季低溫多雨時利於該病發生,江河沿岸、湖畔、低窪地亦多發此病。

2.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植株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花、幼果和嫩枝。感染此病的植株春季展葉後呈皺縮波紋狀,葉尖和葉緣反卷,葉面凹凸不平。以後隨著葉片生長,葉色逐漸由黃綠色變為紫紅色,葉肉增厚變脆,凹凸程度增大。春末夏初時,葉片表面生成一層白色粉塵,不久,病葉變黑,枯萎脫落;嫩枝感病後短縮、腫大,呈灰綠色或黃色,病枝上葉叢生,嚴重時枝條枯死;病果發育畸形,果面龜裂,果毛脫落,但表面光滑。

3.防治措施發病初期,及時摘除初期顯現病症的病葉,以減少病源傳播;早春芽膨大而未展葉時,噴4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展葉前噴0.1%硫酸銅溶液也可有效進行防治。

四、立枯病

1.發病特點

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發生於苗期,可危害100多種植物的播種苗,以嫩莖扡插的含笑、大麗花、翠菊、菊花、吊蘭、松葉牡丹等的苗也極易感染。

2.危害症狀病菌多從上土表侵入幼苗莖基部。發病時根部先變成褐色,後成暗褐色,受害嚴重時,韌皮部被破壞,根部成黑褐色腐爛。此時,病株葉片發黃,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濕葉片,引起葉枯,邊緣產生不規則的水漬狀黃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葉和葉柄,造成植株死腐,病部有時可見褐色菌絲體和附著的小菌核。

3.防治措施嚴格控制苗床及扡插床的澆灌水量,注意及時排水,注意通風;晴天要遮陰,以防土溫過高灼傷苗木,造成傷口,使病菌易於侵染。注意園區清潔衛生,及時處理病株殘餘,不使用帶病菌的腐熟肥料。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燒毀。對被污染的苗床,如繼續用於扡插育苗,或用於扡插的其他土壤,在扡插前,可用福馬林液進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福馬林液50毫升,加水8至12千克澆灌於土壤中,澆灌後隔1周以上方可用于播種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混合粉劑8至10克,撒施土中,並與土拌均勻。可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五氯硝基苯6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64%殺森鋅按1:2混合後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15%惡黴靈(土菌消)水劑450倍液,每平方米用藥液3升。

五、黑斑病1.發病特點

黑斑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危害嚴重。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形式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開始侵染髮病,7至9月為發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擴大再侵染。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發病早而重。低窪積水處,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等有利於發病。

2.危害症狀葉、葉柄、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葉片。

(1)發病初期葉表面出現紅褐色至紫褐色小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圍常有黃色暈圈,邊緣呈放射狀,病斑直徑約3至15毫米。後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病害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枯黃,早期落葉,導致個別枝條枯死。

(2)葉片上出現褐色到暗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輪紋斑,其上生長黑色黴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嚴重時,葉片早落,影響生長。

3.防治措施選用優良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風透光;秋後清除枯枝、落葉,及時燒毀。新葉展開時,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500倍液,7至10天施用一次,連噴3至4次。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