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養護

混養缸的兩種寄身蟲防禦策略

主要是以有沒有下藥來做分別....

主缸無魚淨缸 1~2個月,使用藥物檢疫應該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存活率也最高....因為這個方法很絕對,且不受限於環境因素與許多其他的因素....關於淨缸的原理,還有用藥檢疫的知識,以往已經提過太多了,在此就不再贅述....以下就談談不下藥的防禦策略.

比方說好了,水質很好,但是遇到強病原(如卵圓蟲),或者是裡面弱魚太多....水質就算完全符合天然資料仍有很大的機率損失慘重...

通常不檢疫的養法最好是採取低密度的方式,且養水期越長越好,魚可能只能兩個月進一隻,反正弱魚受到嚴重感染大概也活不過兩個月,讓缸中永遠只有一隻新進的弱魚,寄身蟲才不管水質好還差,水質好她照樣可以攻擊弱魚,且在弱魚身上獲取到能源開始大量繁殖,進而感染到其他的魚,通常長期存活下來的魚只有一定的穩定度與抵抗力(不然他早就上天堂不會讓你看到了,因為你沒檢疫就是讓魚兒暴露在病源當中自生自滅),通常可以受感染而不死亡,然後過一陣子就好了(除非遇到很強的病原體).....

然而這只新魚可能會死亡,也可能存活,死了也沒辦法,活下來的表示牠具備有抵抗能力,自然就不容易變成寄身蟲的載體,不管如何,你也是只能兩個月進一隻魚,這樣的做法也許沒有檢疫這麽絕對的防禦寄身蟲,但是會比很隨性的進魚好上許多存活率....

我覺得在水質正常(不見得要多優)的情況下,寄身蟲的問題有點像是與魚類拔河,寄身蟲會再弱魚身上攻城掠地取得資源開始進行擴散,然後除非大多數的魚都很穩定且協力的抵禦不被攻城,否則被攻陷的魚兒就是把資源拿去投靠敵軍陣營,讓局勢向寄身蟲的那方傾斜........

根據我長期的研究觀察與歸納分析,不檢疫的系統內必須要把進魚間隔拉長,且每次只能進一隻魚,拉長的目的在於當你進下一隻新弱魚的時候,缸中永遠只保持一隻新的弱魚而不是兩支以上,因為抵抗力不佳的魚應該會在兩個月內死掉被你撈出來,無法成為敵軍(寄身蟲)的武力擴散的資源....

除非你開始決定要封缸不進魚了,不然不檢疫的作法沒有去注意一些安全的程式並使用好的防禦策略,一些寄身蟲問題永遠都可能伺機發生的....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