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脫毛癬病的診斷及防治
2011-07-08
31
家兔脫毛癬又稱家兔皮膚真菌病,是由多種真菌寄生於兔體表並具有很強傳染性的皮膚病,對毛兔、獺兔危害嚴重,主要感染子兔、幼兔,3月齡以上的成年兔也可感染本病,但症狀較輕。本病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營養不良、兔舍衛生差、採光和通風不良及高濕環境易誘發本病。 傳播 該病的病原為多種真菌,真菌的傳播較為迅速。病兔的痂皮、被毛等帶有大量病原菌。機械傳播,如人工搬動、空氣流動等,子兔在哺乳時與母兔的直接接觸均可引起感染。本病不僅感染家兔,還可感染豬、貓、犬,有時也可感染人。 症狀 患病哺乳兔唇邊、眼周圍皮膚增厚、發炎,痂皮增生,脫毛後如戴眼鏡。部分兔軀幹部被毛長短不一,呈波浪花狀。部分脫毛,皮膚表面光滑,逐漸出現痂皮,呈糠麩樣、石膏粉樣。有的患部被毛折斷、脫落,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脫毛區,其表面覆蓋灰白色鱗屑,並發生炎性變化。 本病多從兔的頭部或頭部附近開始發生。患病兔病變部位瘙癢,病部向四周擴散,在患病部位出現環形被覆珍珠灰的禿斑,嚴重者皮膚褶皺、變厚。 病兔怕冷、紮堆、不願活動。哺乳母兔常帶菌,乳☆禁☆房周圍皮膚上形成病灶,皮膚局部發炎,腫塊變硬,繼而結痂,除去痂皮後,形成潰瘍,用力擠壓,潰瘍面上有多個細小的膿樣物被擠出。 診斷 刮取皮屑, 剪取癬屑及被毛,將病料置載玻片上,滴加10%~15%氫氧化鈉數滴,5分鐘後用蓋玻片覆蓋,鏡檢觀察,可見分支的菌絲和種孢子。 治療 拔去或剪淨病兔患部被毛(被毛要立即燒毀),再用肥皂水、溫堿水或硫化物溶液清洗患部,除去痂皮後,用克黴唑癬藥水或克黴唑軟膏均勻塗搽患部,每日3次~4次,直至痊癒。 也可用10%碘酊或10%水楊酸酒精塗搽患部;病情嚴重時,口服土黴素,每日每千克體重25毫克,連喂10天;同時皮下注射“皮癬寧”,每只1毫升,隔7天后再注射一次,或注射“敵癬銳克”,用量為每千克體重0.2毫升。
-
地圖魚不吃東西怎麼辦?地圖魚不吃食原因有哪些?
2019-01-15 404 -
招財貓魚吃什麼?招財貓魚吃什麼長得快
2018-12-29 463 -
如何餵養金魚?
2018-12-29 269 -
地圖魚不吃食的原因都有哪些?
2018-12-06 149 -
虎皮魚吃什麼 虎皮魚餵養方式
2018-12-06 238 -
地圖魚蒙眼病治療和預防方法
2018-12-06 203 -
地圖魚常見病都有哪些
2018-12-06 185 -
魚鰭充血的原因都有哪些?
2018-11-04 400 -
金魚掉鱗是怎麼回事
2018-10-08 297 -
汪星人說:“寶寶想吃零食了”
2016-09-10 16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