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養護

介紹—黃額鸚鵡

英 文 名 Yellow-fronted Kakariki
拉丁學名 Cyanoramphus auriceps
地理分佈 分佈在紐西蘭本島的南島和北島上,及其附近鄰近的島嶼上。
繁殖方式 卵生。與紅額鸚鵡一樣,容易繁殖,繁殖欲望很高,4個月即成熟,但在一歲前不要讓牠們繁殖,整年皆可繁殖,一窩可多至4-12顆卵,通常只有5、6顆,孵化期19-20天,羽毛長成約35天,在幼鳥獨立時,母鳥即開準備下一窩,不要讓母鳥過度繁殖,幼鳥應不宜太晚移出巢外,否則親鳥有可能攻擊幼鳥。
習 性 在紐西蘭本島上主要棲息在山地的茂密森林內,一般來說,棲息地的海拔均較紅額鸚鵡高,也比較喜愛在灌木叢中活動,
較少出現在紅額鸚鵡喜愛的開闊地區,通常成對或一小群一起活動,不像紅額鸚鵡喜歡在地上覓食、活動,它們則是較愛待在樹上,天然食物包含了嫩芽、漿果、花瓣、種子、昆蟲等,它們似乎比紅額鸚鵡更需要食用昆蟲,繁殖行為同於紅額鸚鵡,10-12月時繁殖,一窩5-9顆蛋 。
體形特徵 23CM~25CM。 除了頭部黃色的羽毛外,與紅額鸚鵡並無外表上的差別,有些分佈地區與紅額鸚鵡重疊,體型則較小,共有2種亞種,在野外有時會與紅額鸚鵡雜交,其後代的頭部顏色會呈橘黃色。
食 性 天然食物包含了嫩芽、漿果、花瓣、種子、昆蟲等
護 理 人工飼養的黃額鸚鵡不會吵雜,很快的就能適應環境及主人,啃咬力小,不過有可能發生原因不明的突然性死亡,
提供混合種子、小米、榖物、蔬果等食物,也可使用礦物質與維他命的添加劑,在春天和秋天時維他命C 的提供需增加,儘量不要讓它們過早繁殖,安靜溫和的個性與適中的體型適合當居家寵物。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