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 花卉資訊

杜鵑的栽培與管理

一、施肥 施肥也是栽培杜鵑花的重要環節, 常用的有基肥和追肥兩種。 基肥用長效肥料如蹄甲片、骨粉、餅肥、糞乾等有機肥料, 在上盆或換盆時埋入盆土中下層。 追肥應用速效肥, 用量要淡, 且不可太濃, 否則會使花蕾枯癟而不開花。 根外追肥可在晴天的傍晚進行, 液肥宜淡不宜濃, 需噴布均勻, 避免在雨天或有風的天氣下施肥。 施肥要根據杜鵑花各個生長階段的不同需要而定:3月至4月, 為使老葉轉綠, 促發新根, 可每月施3次礬肥水。 5月至7月, 為使多長枝葉, 可每月施2次礬肥水。 開花前每10天追施一次磷肥,

連續進行2次至3次, 露色至開花應停止施肥, 開花以後應立即補給氮肥。 7月至8月生長停滯不宜施肥。 秋涼季節一般7天至10天追施一次磷肥, 直至冬季, 以使花蕾充實。 西鵑施肥應以豆餅水、魚腥水等為好, 要薄肥勤施, 施肥時適當配入硫酸亞鐵, 以調節土壤pH值。 如有肥害, 表現為葉黃、幹尖、枝梢幹縮、大量落葉, 應立即清除幹肥, 連續灌水以沖洗肥分, 置半陰處養護, 這樣可挽救受肥害的植株。

二、整形修剪 杜鵑花具有很強的萌芽力, 栽培中應注意在其生長期間結合修剪進行整形, 以保持株形完美。 摘心多在幼株進行, 人為地將頂芽摘除, 或去掉一小段嫩梢, 控制植株高度, 促使側枝萌發。 剝蕾是為控制開花過早、過多,

減少養分消耗, 從秋冬至開花前剝除部分或全部花蕾, 有利於抽梢和培養樹冠。 修枝用於整理樹形, 可修去病蟲枝、重疊枝、交叉枝、光禿枝及冬季凍傷枝。 西鵑修剪以疏剪為主, 幼苗在3年左右加速成形, 常摘去花蕾, 不使其開花, 進行摘心, 摘除新梢, 促使萌發新枝。

三、遮陰與防寒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 既怕酷熱又怕嚴寒, 生長適溫為12℃至25℃, 夏季氣溫超過35℃, 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 處於半休眠狀態。 夏季要防曬遮陰, 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曬, 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 光照過強, 嫩葉易被灼傷, 新葉老葉焦邊, 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冬季, 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 以保其安全越冬。

觀賞類的杜鵑中, 西鵑抗寒力最弱, 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四、病蟲害防治

1.加強肥水管理, 增強杜鵑的抗病蟲害的能力。

2.改善環境條件, 調節好栽培地的溫度和濕度, 尤其是溫室內的杜鵑要經常通風換氣、降低濕度, 以減輕病害(如杜鵑葉斑病、褐斑病、灰黴病等)的發生。 種植密度、盆花擺放密度要適宜, 以便通風透氣。 冬季室溫要適宜, 不要忽冷忽熱。

3.藥劑防治 杜鵑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杜鵑冠網蝽、梨冠網蝽等。 紅蜘蛛在夏季高溫乾燥時盛行, 為害嚴重, 使葉色枯黃, 直至脫落, 可用殺蟎劑噴殺。 冠網蝽是杜鵑的主要害蟲, 此蟲無明顯越冬現象, 幾乎全年均可見其為害。 在盆栽杜鵑上發生小量害蟲時, 可人工捕殺。

在為害嚴重時, 可用殺蟲劑(如50%殺螟松乳油2000倍至4000倍液)噴殺。 常見病害有葉斑病、褐斑病等。 葉斑病最初葉片上出現紫紅色小點, 逐漸擴展成不規則形的黑褐色色斑, 後期病斑中部灰白色, 上有小黑點, 嚴重時葉片枯黃、脫落。 病菌在病葉上越冬, 翌春氣溫上升, 隨風傳播, 溫室盆栽杜鵑終年發生。 應加強栽培管理, 發病初期噴施7 0%甲基托布津、20%粉鏽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10天噴布一次, 連噴幾次, 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

4.選育優良抗病品種。 其中‘南極’、‘賀之祝’、‘白禦幸錦 ’等品種較抗病。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