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地圖魚的繁殖與飼養

地圖魚又名黑豬魚、星麗魚、尾星魚、豬仔魚,麗魚科屬,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委內瑞拉、巴西,以圭亞那為主要產地。
地圖魚是熱帶魚中體形較大的一種魚,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達30釐米長,現在以有幾種不同變種。地圖魚身軀粗壯,體側扁,呈橢圓形,尾扇形,頭大,嘴大。魚體基調色為黑褐色,上有不規則金黃色斑塊,雜有一些紅色條紋,形似地圖,故得地圖魚之名。因體色暗黑,又稱黑豬魚;其尾鰭基部還有一中間黑、周圍鑲金黃色邊的圓環,遊動時閃閃發光,因此又叫尾星魚。
地圖魚的背鰭很長,自胸鰭對應部位的背部起直達尾鰭基部,

前半部鰭條由較短的鋸齒狀鰭棘組成,後半部由較長的鰭條組成;腹鰭長尖形;尾鰭外緣圓弧形。 地圖魚色彩雖然單調,其形態卻很別致,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同時它的肉味鮮美,具有食用價值。據介紹,地圖魚經人工飼養後,很有感情,當人們走近水族箱時,它會遊過來,表示歡迎地圖魚的飼養要求
地圖魚很容易飼養,繁殖也不困難,因此受到人們的歡迎。它對飼水要求不苛刻,在弱酸性、中性和鹼性水中均能正常生活,適宜水溫為22-26攝氏度。地圖魚看起來笨拙,實際上游泳很靈活,捕食敏捷,比較貪食,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屬肉食性兇猛魚類,能水蚯蚓、蝌蚪、小魚、小蝦,所以不宜與其它魚類混養。
家庭餵養時,要注意它的雜食性,除喂它一些小魚、小蝦、蝌蚪外,也可以喂一些瘦肉等,以免造成它的食性單一,非魚蝦不吃。
因地圖魚個體較大,飼養時一定選較大的水族箱,可以栽種一些水草,並應每人換1/5的新水。地圖魚的顏色隨年齡大小而異,亮度與光照密切相關,飼養時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地圖魚屬地層水域魚,生長迅速,壽命也較長,可活10年以上,可謂長壽的熱帶魚了。
地圖魚的雌雄鑒別與繁殖
地圖魚的雌雄鑒別比較難,一般說雄魚頭部較高而厚,背鰭、臀鰭較尖長,身上的斑塊和條紋較多較豔。雌魚身軀較粗壯,臀鰭較小,體色沒有雄魚亮麗。
地圖魚屬卵生魚類,18月齡進入成熟期,每年可以繁殖多次,多在夏秋季節,
繁殖並不困難。
一般情況下,飼養缸裡養多尾地圖魚,到性成熟時,它們會自行相愛,覓偶配對,只要將自然成對的親魚放入繁殖箱內即可。繁殖箱也要用大一些的,繁殖用水硬度為7-10,pH7-8,水溫以25-26攝氏度為宜。繁殖箱裡事先放置一些光滑的石塊或瓷盤等作產卵附著物。親魚在產卵前,先要用嘴把附著物清掃乾淨,然後再把卵產在上面。
一般每尾雌魚可產800粒左右,多者達2000粒以上,地圖魚有護卵的習慣。受精卵經 48小時左右可孵化成仔魚,這時應將親魚撈出另養,以免吞食傷害仔魚。再經5天左右仔魚開始遊動覓食,開口食應以“洄水”餵養,待1周後再改喂小型魚蟲。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