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養護

鸚鵡幼鳥細菌性腸道性疾病診治及預控

鸚鵡幼鳥細菌性腸道性疾病診治及預控:在飼養鸚鵡的期間會碰到一些常見的疾病,那麼當發現鸚鵡不舒適的時候怎麼辦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比較常見的鸚鵡幼鳥細菌性腸道性疾病診治方法與怎麼去預防,一起來看看吧。

 

雞尾鸚鵡

在本文中的鸚鵡幼鳥一般指0-180日齡的鳥,該年齡段的鳥身體未完全發育成熟,身體的免疫能力及抵禦外界的自然因素能力較差,如氣溫的變化,環境的改變,外界的病菌等。一旦出現不適,較難醫治。根據多年飼養經驗,本文對鸚鵡類腸道性疾病的預判做一點總結,望對鳥友一個參考!

鸚鵡幼鳥死亡率較高的疾病就是細菌性腸道疾病,其中,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感染後,往往易得急性敗血症,呈現出死亡率高,速度快的特點,令鳥友防不勝防。常有鳥友或鳥商感慨,上午的幼鳥還好好的,下午或者晚上,

幼鳥就突然性掛掉了,死亡的幼鳥往往膘肥體壯,看上去很健康一樣。死亡的鳥種很多,如非洲灰鸚鵡、折衷鸚鵡、吸蜜鸚鵡、亞馬遜鸚鵡等。

前兆:幼鳥採食欲下降,糞便出現黃白色不成形狀的拉稀,得病開始,精神較健康前稍差,但尚有活力,3個小時後,精神方面惡化,出現炸毛、閉眼睛,不愛活動等特點。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將很快危機幼鳥的生命。一般情況下,體重較大的鳥種抵抗疾病的時間比體重較小的鳥種要長,這就給了我們留下了更多的觀察和治療的時間。

此種病症如果是成年體鸚鵡類,得病週期比幼鳥長一些,畢竟,成年體鳥免疫力較強,一般能熬2-5天,當然,如果不採取措施,也是很容易危及生命。其得病的症狀與幼鳥相似,

採食欲下降,炸毛,不愛活動,精神惡化。隨著得病的週期,成鳥體重開始下降,免疫抵抗能力進一步下降。

預控:

1、一個月至少投喂一些抗生素藥物,每次4-5天。用藥後,應投喂肝精和有益菌,幫助幼鳥體內肝臟排毒和恢復體內有益菌的生長。

2、不能飼喂變質的鸚鵡奶粉或飼料。剩餘的奶飼料如果放的久應倒掉,以免變質。

3、每只幼鳥儘量各用一個針管或勺子,並經常消毒。

4、飼喂前,主人應徹底洗手,以免交叉感染。

5、常清理並對保溫箱消毒。

上文對該病症進行了一些總結,各位鳥友可根據實際情況對鳥進行醫治,治療的方法很多,藥品名稱也多種多樣,提醒大家在投喂藥物時,嚴格按照體重或者說明書進行用量,以免出現藥物過量引起的中毒。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