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養護

如何防治肉鴿潰瘍性腸炎

肉鴿的潰瘍性腸炎, 又稱“鵪鶉病”, 鵪鶉最易感染, 鴿子也易感, 是鳥禽類的一種急性細菌性腸道傳染病。 該病突然發生, 傳播迅速, 並有壞死性腸炎和下痢等主要病症。
[病原]病原為腸道梭菌, 菌體為杆狀、平直或微彎等多種形態, 有芽孢。 對理化因素抵抗力較強, 100℃3分鐘、80℃需60分鐘才被殺死, 而在-20℃條件下可存活15年以上。 對磺胺類、呋喃類及多粘菌素有耐藥性, 但對青黴素、桿菌肽類敏感。
[診斷要點](1)流行病學:該病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傳播, 一般是由於鴿子採食了被污染的飼料、飲水或墊料、糞便後引起。
多發生于幼年鴿, 對青年鴿或成年鴿危害較小。 一般多在3~6月份的梅雨季節發病。
(2)症狀:呈急性死亡的病鴿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 有的可見嗉囊充滿食物, 死鴿肌肉豐滿, 沒有消瘦。 非急性死亡鴿可見精神沉鬱、身體倦縮、食欲減退甚至廢絕, 飲水量增多, 腹部膨脹, 腹瀉下痢, 糞便初期呈白色水樣稀糞, 以後轉為綠色或褐色, 有的呈糊狀較粘稠, 有臭味, 肛門周圍羽毛常被糞便污染。 病鴿逐漸消瘦, 腳爪乾枯, 嚴重的步態不穩, 一般在7~10天內死亡。 雛鴿感染往往較急, 死亡也很快。
(3)病理變化:急性死亡的病鴿腸道粘膜有出血性炎症, 其它病變不明顯。 非急性死亡的病死鴿一般只可見整個腸道有嚴重的出血, 壞死灶呈黃色點狀;壞死面積較大時,
潰瘍面呈圓形或扁圓形, 有的病灶融合成大的壞死性偽膜性斑塊, 剝離後腸壁上可見下陷的潰瘍面。 肝有時可見淡黃色的斑點狀壞死或灰白色的小病灶。 脾充血、腫大及出血。 在臨床診斷時, 需與鴿球蟲病、副傷寒、腸炎相區別。
(4)實驗室檢查:取病變組織如肝、脾等接種於5~7日齡的雞胚卵黃囊中, 經48~72小時雞胚死亡, 這樣就可獲得大量梭菌, 然後再做生化試驗進行鑒定。
[防治]搞好鴿場舍內外、籠內外的清潔衛生, 及時清除積糞做好消毒工作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一旦鴿群發病, 應採用下列方法進行控制、治療
(1)鏈黴素3萬單位/只, 加青黴素1萬單位/只混于水中, 連用3~5天。
(2)痢特靈0.02%濃度飲水, 連續3天。

(3)個別治療可選用青黴素1萬單位、鏈黴素3~5萬單位、慶大黴素8000~10000單位肌注或口服, 每天2次, 連續3~4天。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