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鳥飼養

白尾黑鳳頭鸚鵡

【中文名稱】白尾黑鳳頭鸚鵡

【中文別名】長嘴黑鳳頭鸚鵡、長喙黑鳳頭鸚鵡、白尾黑巴丹(旦)

【拉丁學名】Calyptorhynchus baudinii

【命名時間】Lear, 1832

【英文名稱】Long-billed Black Cockatoo、 White-tailed Cockatoo

【科屬分類】鳥綱 、鸚形目、鳳頭鸚鵡科 、鳳頭鸚鵡

外形特徵

與黑鳳頭鸚鵡很相似,但喙要長。公鳥全身都是黑色,尾部背面為白色,面頰處有白斑。母鳥頭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許多美麗的黃色或橘黃色斑點與橫紋,尾部呈條狀分明的橘黃色,與公鳥尾部是一片白色不同,母鳥的喙部是肉色,而公鳥是黑色。依照不同亞種從50CM~60CM公分不等。

分佈範圍

分佈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生活習性

白尾黑鳳頭鸚鵡會成對行動,有時候是小群體,有時候數量則可以達到50只鳥左右,它們喜歡聚長喙黑鳳頭鸚鵡集在植物充足豐饒的區域,常常從很遠的距離就能聽的見它們又長又尖銳的叫聲,年幼的鳥兒在飛行中會不斷發出粗嘎的叫聲,就像在哭泣著乞討般。喜歡澳洲一些當地的原生果樹,以那些樹木的毬果和種子維生,例如松果,山龍眼等,有時候也會撥開樹皮,以寄生的幼蟲為食。

生長繁殖

白尾黑鳳頭鸚鵡通常一次產下1到2枚卵,但是只會存活一隻雛鳥,10-11周雛鳥羽毛會長成,但是仍然會和親鳥共同生活直到下次親鳥築巢為止。等到雛鳥長成後,親鳥會加入其它的鳳頭鸚鵡鳥群,共同前往沿海的區域找尋食物。

白尾黑鳳頭鸚鵡會成對行動,有時候是小群體,有時候數量則可以達到50只鳥左右,它們喜歡聚集在植物充足豐饒的區域,常常從很遠的距離就能聽的見它們又長又尖銳的叫聲,年幼的鳥兒在飛行中會不斷發出粗嘎的叫聲,就像在哭泣著乞討般。白尾黑鳳頭鸚鵡通常一次產下1到2枚卵,但是只會存活一隻雛鳥,10-11周雛鳥羽毛會長成,但是仍然會和親鳥共同生活直到下次親鳥築巢為止。等到雛鳥長成後,親鳥會加入其它的鳳頭鸚鵡鳥群,共同前往沿海的區域找尋食物。

飼養護理

人工飼養的白尾黑鳳頭鸚鵡很少,不好照顧與易養成拔毛的習慣也是飼養情形不普遍的原因之一,

很少見到一對都有良好羽毛狀態的成鳥;食物的供應需多樣性,以達營養均衡,常發生鈣質吸收不良的問題,添加水溶性的鈣質補充劑至飲水中可改善此問題,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情況通常都不好,剛開始可能會拒食,提供大的籠舍與定期供應新鮮樹枝或玩具是必要的,這些對預防或治療拔羽症有很大的幫助。將巢箱安裝於最高處,繁殖期時有攻擊性,對於巢箱的檢查無法忍受,不能常常打擾正在孵蛋或育雛的親鳥,否則可能導致親鳥遺棄蛋或雛鳥,甚至可能殺死或吃掉幼鳥,在氣候炎熱的地方繁殖成果不彰,在較寒冷的地區繁殖成果較好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