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養護

夏季養魚先養水

夏季是養殖魚類生長的主要季節。 由於對養殖魚池的物質投入加大、水溫升高、魚類代謝能力增強, 以及高溫、乾旱等氣候因素的影響, 而引起魚病傳播和發生泛塘, 水質的優劣與否, 就成為夏季魚類飼養的關鍵。 因此, 夏季養魚要先養水, 做好魚池的水質管理工作。

1、清淤改造。 改善池塘生態環境是控制水質的技術措施之一。 池水太肥, 夏季高溫消耗大量的氧氣容易導致魚浮頭或泛塘, 也不便於拉網操作管理, 所以必須進行清淤改造, 清除池塘過多的淤泥,

保持淤泥厚10-15釐米。

2、藥物改良。 適合於改良水質的藥物主要有兩種:一是生石灰。 不定期地施放生石灰調節水質, 即可改善水的酸鹼度, 減少有毒氣體, 控制病菌繁殖, 又能防止魚病發生。 但須用新鮮呈塊狀的生石灰, 其用量為水深1米時每667m2用15-20kg, 化漿後全池潑灑, 一般20-30天一次;二是使用光合細菌製品。 用於水產養殖, 可使水質達到肥、活、嫩、爽, 能減少、減輕浮頭, 泛池現象, 並能預防細菌性魚病, 提高魚的攝食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使用濃度首次為5×10-6, 以後為3×10-6, 每20天使用一次, 使用時應全池均勻潑灑。

3、開增氧機。 在晴天中午2-3時開機調節水質, 以促進水體對流, 增加池水溶氧和散發有毒氣體;連續高溫陰雨天半夜開機;傍晚不開機;天氣悶熱開機時間可適當延長,

中午開機時間縮短;天氣涼爽時減少開機時間, 半夜浮頭則增加開機時間。

4、加注新水。 注新水可增加溶氧和營養鹽類, 沖淡水池中的有機質和有毒物質, 恢復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 一般10-15天加水或換水一次, 每次加注新水的量占池水總量為1/3, 如池水嚴重惡化, 應排出塘水1/3後再注入新水。 加水時間應選擇晴天, 在下午2-3時前進行, 傍晚時禁止加水, 以免造成上下水層提前對流, 引起魚類缺氧浮頭。

5、攪拌塘底。 目的是翻松底泥和使上下水層交流混合, 促進池底有機質的分解, 增加水中肥源, 釋放出底泥中沉積、吸附的營養鹽和微量元素, 防止有害物質在池中積累。 操作方法:①人下池用長柄耙子或直接用腳攪動;②在岸上像拉網一樣拖繩索翻動;③混養底層魚。

④攪動或翻動1-2周進行一次, 要在天氣晴朗和有風時進行, 以免造成泛池。

6、控制餌肥。 夏季是魚類攝食旺季, 因此必須加強投餌, 讓魚吃飽吃好。 投喂量以魚在2個小時內吃飽為宜。 不要讓餌料過剩, 否則既浪費餌料又污染水質。 此外, 根據池水的肥瘦情況, 少量多次地追施肥料。 追肥的種類有糞肥、綠肥和化肥, 一般每667m2每10天追施人畜糞尿200公斤或綠肥300公斤或尿素2公斤, 化肥按氮、磷1:2比例施用, 就能調節出良好的養魚水質。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