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養魚心得之雜談魚兒日常管理

養魚心得之雜談魚兒日常管理


1/ 過水: 如果買回的魚是病魚,用什麼方法過水都沒用,過水只是讓健康的魚適應新環境新水質。
2/ 檢疫:新買的魚要不要檢疫,要看魚的來源,其實所謂檢疫無非是隔離和加藥。對隔離我是最贊成的,至於加藥就不必那麼著急,不知什麼病,怎麼加?加什麼藥?是藥三分毒。新買的魚,如果對原產地是否帶病無把握,最好先分缸養。(入缸前做好過水工作) 不放心,放點鹽,亞甲藍或呋楠希林,這些藥是沒大負作用的,這也許就是簡單的檢疫。聽說高錳酸甲破壞魚的生殖系統,不知是否可靠,

還是少用為佳。除非魚病了,檢疫時最好不用。過三兩個星期甚至更長些,無問題再讓其與你的魚放在一起,放時別忘了兩缸水溫要一樣。在隔離期間水溫保持30-32度,也就是比正常稍高一點。2-3天內別喂。如一周後魚吃食,正常,就不必下藥,否則,說明此魚來前就有病,再對症治療也不遲。
有人問,魚要定期檢疫嗎,我說大可不必。這一點,也許見仁見智,看法不同。已養熟的魚,沒病檢疫它幹嗎?給魚添麻煩也給自己添麻煩。魚和人同理,人沒病老吃藥,真到病時就不管事兒了,抗藥性就產生了。不常吃藥的人有點小病頂過去,靠的是自身免疫力,實在頂不住了,吃點小藥就好了。關鍵是平時環鏡和飲食,鍛煉。魚也一樣。有人說,
把魚撈來撈去不也是鍛煉嗎?不,折騰它不是鍛煉,而是驚嚇。人一天到晚生活在恐懼中,壽命能長嗎?
魚有病多數是新魚買回前就有病。已養熟的魚,一般不會因水質和水溫生病的,除非長時間停電或操作時失誤。養熟的魚生病,多數與食物有關,另外就是老撈來撈去折騰它們。讓魚安安靜靜,自在一些,注意食物潔淨,魚病的機會並不大。那麼,定期檢疫不就多此一舉了嗎?
3/ 用藥: 有效的管理就是要省時,省事,省錢,魚是供觀賞的,不能今天下藥明天倒缸,魚反而受不了,有些小病,魚自己就會治好,野生的誰給藥?關鍵是別破壞魚的生活規律。要順應它,少折騰它。防病勝過治,實在不行了,也就是死馬當活馬治的時侯,再考虜抗生素,
高錳酸甲等藥,而且要隔離後單下藥。平時,魚有些擦缸,厭食,在缸裡,不必撈出,下點亞甲基藍或夫楠西林(別同時下)既無副作用又保魚兒平安,一般魚有些不舒服也就過去了,另外,病了先停食,餓倆天(人也一樣,《紅樓夢》中有此描述),魚往往不藥自愈。
4/餵養: 我非常贊成四定原則,定時,定量,定質,定位。我理解,這四定就是給魚建立條件反射,讓其規律進食。早晨喂比晚上喂好,喂一次比喂多次好。養魚是為了觀賞,不是為經營,一天一次足可以使魚良好生長。次數多,水質不易保證,比較起來水質出問題的麻煩大過魚有些饑餓感。每天一次定時的話,魚吃食勇躍,並有一天的時間去遊動和消化食物,讓魚在一天中有一段時間有饑餓感才能使它健壯。
饑餓了,遊動就增加,為了尋找食物,就是一種運動,養魚和養豬,養添鴨的區別大概就在於此。
定量,比較難掌握,但有幾次就習慣了。一般講,10-15分鐘吃完為好,其實魚一旦飽了想讓它吃,它都不吃。初次定量的辦法是先少喂一點,很快吃完,再少給一點,------,直到有的魚吞吞吐吐,那就是飽了。在不增加或減少魚兒數量的情況下,每次就掌握這個量或略少於此量即可。一旦魚在正常時間內吃不完,就表明部分或全部魚有病了,要停食,觀察,甚至治療。
定質問題比較複雜,血蟲(江米蟲)之外的食物在此暫不加分析,主要談江米蟲,買回後要消毒,即:先用水沖淨後泡10-15分鐘,然後放一點高錳酸甲(水呈淡紫色),泡10-15分鐘再沖淨,
漓幹水用潮毛巾裹住放在保鮮合內放到冰箱保鮮層。用時取夠吃的量,再用水沖淨後喂,一般保鮮7-10天沒問題,拿出沖時,江米蟲在水裡還有活的在遊動。證明保鮮成功。一旦發現蟲兒用手捏發粘,放在水裡都白了或黑了就不要留了。
定位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了建立魚的條件反射。我的魚每天同一時間在缸的同一位置餵食,到時,只要一開燈,魚兒就都聚在餵食的位置。那場面真叫人喜從心底生,對愛魚的自毫與滿足感溢於言表。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